关于传统艺术的成语

关于传统艺术的成语

关于传统艺术的成语(37个)

哀丝豪竹 [āi sī háo zhú]
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按部就班 [àn bù jiù bān]
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不落窠臼 [bù luò kē jiù]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出神入化 [chū shén rù huà]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春蚓秋蛇 [chūn yǐn qiū shé]
《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大处落墨 [dà chù luò mò]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落墨:落笔。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得心应手 [dé xīn yìng shǒu]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地大物博 [dì dà wù bó]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地广人稀 [dì guǎng rén xī]
《汉书·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地方大,人烟少。
雕虫小技 [diāo chóng xiǎo jì]
《北史·李浑传》:“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独具匠心 [dú jù jiàng xīn]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工力悉敌 [gōng lì xī dí]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光彩夺目 [guāng cǎi duó mù]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
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烘云托月 [hōng yún tuō yuè]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呼之欲出 [hū zhī yù chū]
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画脂镂冰 [huà zhī lòu bīng]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黄钟瓦釜 [huáng zhōng wǎ fǔ]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黄钟毁弃 [huáng zhōng huǐ qì]
战国·楚·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含商咀徵 [hán shāng jǔ zhēng]
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
“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画虎类犬 [huà hǔ lèi quǎn]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饥寒交迫 [jī hán jiāo pò]
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急管繁弦 [jí guǎn fán xián]
宋·晏殊《蝶恋花》词:“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
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价值连城 [jià zhí lián chéng]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剑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胶柱鼓瑟 [jiāo zhù gǔ s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郊寒岛瘦 [jiāo hán dǎo shòu]
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精雕细刻 [jīng diāo xì kè]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惊世骇俗 [jīng shì hài sú]
宋·朱熹《答陈抑之》:“勤劳半世,汩没于章句训诂之间,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柳骨颜筋 [jiǔ gǔ yán jīn]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
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狼狈为奸 [láng bèi wéi jiān]
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
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关于传统艺术的成语

关于传统艺术的词语(2个)

纤毫毕现、笙箫管笛

关于传统艺术的成语
关于传统艺术的成语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chengyudaquan/vui2ue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