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长江之水的成语

形容长江之水的成语

形容长江之水的成语(16个)

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砥柱中流 [dǐ zhù zhōng liú]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翻江搅海 [fān jiāng jiǎo hǎi]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龙能喷云暧雾,播土扬沙。有巴山捎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江翻海倒 [jiāng fān hǎi dǎo]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9回:“虎踞深林,顷刻里江翻海倒;蜂屯三澨,一霎时火烈烟飞。”
犹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肆无忌惮 [sì wú jì dàn]
《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一望无际 [yī wàng wú jì]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一泻千里 [yī xiè qiān lǐ]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源远流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怀山襄陵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指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波澜壮阔 [bō lán zhuàng kuò]
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浩浩汤汤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象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这是霞郎的成绩。”
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排山倒峡 [pái shān dǎo xiá]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山峡。形容水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形容长江之水的成语
形容长江之水的成语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chengyudaquan/2h1atj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