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杨柳的诗词

形容杨柳诗词

关于杨柳的诗词有哪些?

离别诗词与杨柳 杨柳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

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

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尧”。

杨柳走进诗词,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杨柳,使杨柳传情。

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

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有的甚至成为永别。

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

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

“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到了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

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 以来,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

“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大家送行,走出长安都门,离人去了,长条折尽,春色又减去几分。

“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千丝万絮惹春风”,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

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

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柳色”更新,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

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当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真是历尽沧桑,令人触目伤怀, 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一个“几”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

周邦彦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元朝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描写了郊外杨柳春光的美丽和易逝,以及送客时的惆怅心情。

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抒写了浪迹天涯的诗人在旅途上盘缠郁结的愁思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西城杨柳弄轻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将离恨付杨柳,一片烟水凄迷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离愁别恨,浓郁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难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别离的悲哀流传到后世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情调,所以,成语中有“生离死别”一词,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

这种暗色调的情绪,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作为意象,使得离别的伤感充满了春意与诗情。

古人说情和景是“互藏其宅”,即情藏在景中,景藏在情中,不是抽象写情,而是写悲喜时藏有景物。

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 采 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送别 杨柳青青着地重,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韦庄 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试...

描写杨柳的诗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风声。

愁杀:愁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

丝绦:丝织的带子。

唐·贺知章《咏柳》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烟:雾。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须臾:一会儿。

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袅袅:纤长柔弱的样子。

缲:抽茧出丝。

草缕:如线的嫩草。

茸茸:柔软细密的样子。

唐·白居易《天津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鸭绿:指春季溪水的颜色。

粼粼:清澈的样于。

鹅黄:淡黄色,指嫩绿的柳条。

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

前句说绿水在春风中泛起微波;后句说嫩柳在春日中轻摇。

宋·王安石南浦》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燃:形容极红。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宋·吴亿《南乡子》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他日:过去。

差池:参差不齐。

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

憔悴晚烟痕:谓柳条枯槁,在暮霭中显得凄凉。

两句写秋柳已失去春天时那种盎然的生机。

清·王士祯《秋柳》...

关于杨柳的诗句

杨柳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

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

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杨柳走进诗词,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杨柳,使杨柳传情。

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

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有的甚至成为永别。

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

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

“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到了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

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 以来,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

“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大家送行,走出长安都门,离人去了,长条折尽,春色又减去几分。

“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千丝万絮惹春风”,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

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

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柳色”更新,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

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当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真是历尽沧桑,令人触目伤怀, 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一个“几”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

周邦彦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元朝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描写了郊外杨柳春光的美丽和易逝,以及送客时的惆怅心情。

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抒写了浪迹天涯的诗人在旅途上盘缠郁结的愁思。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西城杨柳弄轻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将离恨付杨柳,一片烟水凄迷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离愁别恨,浓郁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难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别离的悲哀流传到后世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情调,所以,成语中有“生离死别”一词,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

这种暗色调的情绪,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作为意象,使得离别的伤感充满了春意与诗情。

古人说情和景是“互藏其宅”,即情藏在景中,景藏在情中,不是抽象写情,而是写悲喜时藏有景物。

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该文章转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edudo.com/ziyuan/0608/2006813213555.asp

描写春天杨柳的诗句

描写春天杨柳的诗句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唐)——《竹枝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钱塘湖春行》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 巩[宋]——《咏 柳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雄《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游:《钗头凤》)...

给几句关于杨柳的诗句…………急!!

杨柳枝(其二)---白居易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就不要春风。

杨柳枝(其三)---白居易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忆江柳---白居易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送别---杜牧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亭欲下迟。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友人东归---戴叔伦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莫走柳条词送别---白居易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

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关于赞美柳树的诗句。

咏柳⑴ 【唐】 贺知章 碧玉⑵妆⑶成一树⑷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 二月⑺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关于杨柳的诗句,意思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 “烟柳断肠处”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西城杨柳弄轻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一丝柳,一寸柔情”“杨柳依依”“依依离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菲菲”“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离别。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戈江村柳拂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扬子江头杨柳青。

杨花愁煞渡江人。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别酒半酣。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烦恼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草色青青柳色黄流。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人言柳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柳丝挽断肠牵断。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称。

若待上林花似景,出门俱是看花人。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

赞美杨柳的诗句有哪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贺知章《咏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高鼎《村居》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形容杨柳的诗词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2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