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guoxue/1311.html

  译文  孟子说:“伯夷逃避纣王,住在北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讯息,说:‘为何不去归附他呢?我听说西伯善于赡养老人。’姜太公逃避纣王,住在东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讯息,说:‘为何不去归附他呢?我听说西伯善于赡养老人。’天下有善于赡养老人的人,那么愿意与人相互亲爱的人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归宿。有五亩地的人家,在墙下种植桑树,妇女养蚕,那么老人就可以穿上丝帛了。养五只母鸡,二只母猪,不耽误喂养时机,老人就可以吃上肉了。有百亩田地的人家,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就足以吃饱饭了。所谓周文王善于赡养老人,就是他制定了田亩制度,教导人们种植桑树和畜养家禽,教诲百姓的妻子儿女使他们赡养老人。五十岁的老人不穿丝帛就不暖和,七十岁的老人不吃肉就不饱。吃不饱,穿不暖,叫做忍饥受冻。文王的百姓没有忍饥受冻的老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西伯:即周文王。

展开查看所有  

  这是孟子对尽心知命的举例,周文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周文王有多了不起吗?有多伟大吗?没有!周文王所作的,其实也很简单,换句话说,周文王行政的行为方式就是善待百姓,不欺诈,不压迫,不掠夺,不剥削老百姓,“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如此而已。这就是君子的本性,再加上仁、义、礼、智根植于心,所以就使得天下百姓都来归附。这就是用智慧,用诚信,遵守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采用最佳行为方式,最终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展开查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