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听暮角(江城吹角水茫茫)

作者: 唐代   李涉
【润州听暮角】

江城吹角水茫茫,
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号角声在润州的上空回荡,江水茫茫。那号角吹的是边塞歌曲,慷慨悲凉,行人听到此曲,仿佛听到了戍边将士思乡而不得归的长长哀怨声。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听到这哀怨的号角声,沙滩上的那群大雁像受惊似的突然飞起,排列成两三行沿海门朝远方飞去。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11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82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yuàn)思长。

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全唐诗》校:一作“孤城”。
曲引边声:《全唐诗》校:一作“风引胡笳”。

惊起暮(mù)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海门:地名,在润州城外。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11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82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这首绝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气势苍凉,意境高远,通俗凝炼,耐人寻味。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这里虽然是写耳闻目睹景象,但字里行间,都使人感到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影子。

  他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城头传来悠扬悲切的边地乐调。大凡羁途之士,虽非边地戍卒,总有异地思归之情。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感情是相通的。因而,一闻边地乐声,便立刻引起诗人的共鸣,勾起他思乡归里的绵绵情思。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之长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笔,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而飞向了远方。乍看,像是实景的描写,但仔细品味,这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是向南,越飞越远。莫说归里,就是连借飞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谓不犯正位的写法。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兼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

  这首诗,写得意态自然,寓情于景。乍读,作品好像完全是按照事物的原貌来写的,细细体味,字字句句都见匠心。诗人选择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寥寥数笔,便描绘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一幅画卷:江边的城市、浩渺的江水和惊飞的鸿雁,而画外则传来悲凉的画角声。在每一物象之中,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情和跳动着的脉情,情思含蓄,寄慨深远。

1、傅经顺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35

【rùn zhōu tīng mù jiǎo 】 【润州听暮角】
jiāng chéng chuī jiǎo shuǐ máng máng , 江城吹角水茫茫,
qǔ yǐn biān shēng yuàn sī zhǎng 。 曲引边声怨思长。
jīng qǐ mù tiān shā shàng yàn , 惊起暮天沙上雁,
hǎi mén xié qù liǎng sān háng 。 海门斜去两三行。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润州听暮角作者: 李涉

简介诗词名句

李涉,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后贬谪陕州司仓参军。文宗时,召为太学博士,后又遭流放。今存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