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作者: 唐代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白云低垂,水摇空城,白露好像是从秋月上垂滴的水珠。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惟有能写出“澄江静如练”这样清丽之诗的谢玄晖,方令人长忆不已。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86-287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吴越: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
苏州吴郡,阖闾所都。
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
”即今江、浙一符。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chuí)珠滴秋月。

白露垂珠:江淹《别赋》中“秋露如敢。
”此化用其意。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chéng)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huī)

澄江净如练:《文选》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此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
谢玄晖:即谢脁,其字玄晖。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86-287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全诗一二两句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夜深人寂,金陵城下西风乍起,诗人独上西城,举目四望,只见整个吴越原野全都被如水的月光笼罩了,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这两句起笔平稳,境界阔大,虽未言情,而墨浓情深,从而为以下所抒发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接下两句即以写景承之。“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秋水澹澹,白云、城阙映入水中,在月色下轻轻地摇动着。白露凝为水珠,明亮亮地缀在草木之上,泛着晶莹的光点。这两句是景物的实写,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皎洁,却从侧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爱。“摇”滴”二字,以动写静,恰好反衬出彼时彼刻万籁俱寂的特点。

  五六两句上承第二句,转出“沉吟”一层。诗人所以“沉吟”“不归”,是因为处于如此明静的景色之中,览物兴怀,不禁联想起古今诗坛的盛衰。“古来相接眼中稀”一句,即写出内心深处的深沉感慨。一方面表达了对古人的倾慕,另一方面又含蓄地表达了对自梁陈以来“艳薄斯极”诗风的不满。

  七八两句是全诗的结末,点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所推崇的不是别人,而是“令人长忆”的谢玄晖。

  这首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脁的钦佩。首尾之间的联系,关键就在于诗人眼前的明丽景色正恰如谢脁诗清新秀丽的风格特点。谢脁的山水诗虽然缺乏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对于祖国东南一带秀丽风景的描摹却是异常细腻、精确和生动的。诸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这些诗句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由此能体会谢脁山水诗的风格即有如“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也就自然会联想起当年谢脁描写金陵景色的名句。这正是此诗含蕴精微的所在。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65-267页
2、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诗选讲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26-28

jīn líng yè jì liáng fēng fā ,dú shàng gāo lóu wàng wú yuè 。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bái yún yìng shuǐ yáo kōng chéng ,bái lù chuí zhū dī qiū yuè 。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yuè xià chén yín jiǔ bú guī ,gǔ lái xiàng jiē yǎn zhōng xī 。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jiě dào chéng jiāng jìng rú liàn ,lìng rén zhǎng yì xiè xuán huī 。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作者: 李白

简介诗词名句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

  译文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低垂,水摇空城,白露好像是从秋月上垂滴的水珠。

  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

  惟有能写出“澄江静如练”这样清丽之的谢玄晖,方令人长忆不已。

  注释

吴越: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苏州吴郡,阖闾所都。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即今江、浙一符。

  白露垂珠:江淹《别赋》中“秋露如敢。”此化用其意。

  澄江净如练:《文选》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

  谢玄晖:即谢脁,其字玄晖。

这首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6)诗人初至金陵时。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李白酒楼”条下引有此诗,当即城西孙楚酒楼。该卷考证曰:“李白玩月城西孙楚酒楼达晓,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李白有诗云:‘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城西孙楚酒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胜地。此诗是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以即景抒怀的手法,表达了李白对南齐诗人谢脁的崇敬和追慕之情。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全诗一二两句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夜深人寂,金陵城下西风乍起,诗人独上西城,举目四望,只见整个吴越原野全都被如水的月光笼罩了,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这两句起笔平稳,境界阔大,虽未言情,而墨浓情深,从而为以下所抒发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接下两句即以写景承之。“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秋水澹澹,白云、城阙映入水中,在月色下轻轻地摇动着。白露凝为水珠,明亮亮地缀在草木之上,泛着晶莹的光点。这两句是景物的实写,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皎洁,却从侧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爱。“摇”滴”二字,以动写静,恰好反衬出彼时彼刻万籁俱寂的特点。  五六两句上承第二句,转出“沉吟”一层。诗人所以“沉吟”“不归”,是因为处于如此明静的景色之中,览物兴怀,不禁联想起古今诗坛的盛衰。“古来相接眼中稀”一句,即写出内心深处的深沉感慨。一方面表达了对古人的倾慕,另一方面又含蓄地表达了对自梁陈以来“艳薄斯极”诗风的不满。  七八两句是全诗的结末,点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所推崇的不是别人,而是“令人长忆”的谢玄晖。  这首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脁的钦佩。首尾之间的联系,关键就在于诗人眼前的明丽景色正恰如谢脁诗清新秀丽的风格特点。谢脁的山水诗虽然缺乏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对于祖国东南一带秀丽风景的描摹却是异常细腻、精确和生动的。诸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这些诗句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由此能体会谢脁山水诗的风格即有如“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也就自然会联想起当年谢脁描写金陵景色的名句。这正是此诗含蕴精微的所在。

相关推荐

  • 李白
  • 写景
  • 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