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黄景仁

所属朝代:清代

黄景仁简介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家境贫穷,曾奔走各地谋生,所以他的诗,多抒写他的穷愁和凄凉的心情。

黄景仁介绍

  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祖黄大乐,为高淳校官。父黄之掞,为县学生。黄景仁4岁丧父,十二岁祖父去世,十六岁时唯一的哥哥罹病身亡。黄景仁依赖母亲屠氏养成,八岁能制举文,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前常州府知府潘君恂、武进县知县王君祖肃,尤奇赏之”。17岁补博士弟子员,于宜兴氿里读书,与汪中友好,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一年,于江阴遇同邑洪亮吉,各为诗歌,人们评价说,黄诗似李白,洪诗学杜甫,因此时称“洪黄”。次年,黄景仁娶赵夫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他在二十四岁生日时写的自寿词《沁园春》非常伤感:

  苍苍者天,生我何为?令人慨慷。叹其年难及,丁时已过;一寒至此,辛味都尝。似水才名,如烟好梦,断尽黄齑苦笋肠。临风叹,只六旬老母,苦节难偿。男儿堕地堪伤,怪二十、何来镜里霜。况笑人寂寂,邓曾拜衮;所居赫赫,周已称郎。寿岂人争,才非尔福,天意兼之忌酒狂。当杯想,想五湖三亩,是我行藏。

  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乾隆四十三(1778),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家境日贫,在北京从伶人乞食,粉墨登场,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丧以归。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采石矶》系以黄景仁为故事主角,两人经历颇为相似。

黄景仁文学成就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如《病中杂成》:“冻蝇僵壁飞无力,雨露栖松翅倒垂。”他的《别老母》、《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微病简诸故人》、《旅夜》、《杂感四首》、《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写得低沉苍凉,但语调清新,感情真挚动人。他还作有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如《感旧》、《感旧杂诗》、《绮怀》等;有些诗写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还有《观潮行》、《后观潮行》、《太白墓》等。有些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世态的诗篇,也写得细致生动,如《黄山松歌》、《天门山》、《献县汪丞座中观伎》等;有些怀古咏史的诗篇,也能别出新意,如《虞忠肃祠》、《寿阳怀古》、《凤山南宋故内》等。翁方纲曾为黄景仁的诗集作序,评论说:“故其为诗,能诣前人所未造之地,淩、厉、奇、矫,不主故常。”洪亮吉为他写《行状》,评论说:“自湖南归,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后始稍稍变其体,为王、李、高、岑,为宋元诸君子,又为杨诚斋,卒其所诣,与青莲(李白)最近。”王昶为黄景仁写《墓志铭》,评其诗说:“上自汉魏,下逮唐宋,无弗效者,疏瀹灵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挚,不以蹈袭剽窃为能。”包世臣评价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黄景仁的《杂感》有一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以看出他诗的风格和创造性。情调比较感伤低沉的作品则最能体现其诗文成就,如《绮怀》第十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亦属言情绝唱。困顿语易工,此言甚当。

  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句“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但这只是其诗的一个层面,其古风常具幽并豪侠气,是学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如此句名曰题画咏鹰,实为自身写照。一生穷愁,但却傲岸不群。生前落落寡欢,死后声明不彰。后世之有心人能不为之泣下数行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原本是少陵评价太白之语,但挪用到黄仲则身上亦无不恰切!就以最心仪、最能彰显黄仲则潇洒独行之魅力的《癸巳除夕偶成》(其一)作结吧: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其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黄景仁年谱

吴县毛庆善叔美,太仓季锡畴范卿 纂先生姓黄氏,名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常州府武进县人,系出宋秘书丞文节公,世居江西清江之荷湖,明永乐间,有松轩先生名遵者,任武进县学教谕,因家焉。曾祖觐龙,字云会,赠修职佐郎。祖大乐,字韶音,以岁贡生官高淳县学训导。父之掞,字端衡,县学生。乾隆十四年(1749年)己巳正月四日,先生生于高淳学署。十五年庚午,先生二岁,在高淳。十六年辛未,先生三岁,在高淳。十七年壬申,先生四岁,在高淳,父文学君卒。十八年癸酉,先生五岁,在高淳。十九年甲戌,先生六岁,在高淳。二十年乙亥,先生七岁,随祖训导君自高淳归常州,居白云溪上。二十一年丙子,先生八岁。二十二岁丁丑,先生九岁。二十三年戊寅,先生十岁。二十四年己卯,先生十一岁。二十五年庚辰,先生十二岁,祖训导君卒。二十六岁辛已,先生十三岁,祖母吕孺人卒。二十七年壬午,先生十四岁。二十八年癸未,先生十五岁。两当轩集中诗始于是年。二十九年甲申,先生十六岁,兄庚龄卒。应郡县试。三十年乙酉,先生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读书宜兴氿里。三十一年丙戌,先生十八岁,与洪君亮吉定交,始专攻诗,冬游扬州。三十二年丁亥,先生十九岁,娶赵夫人。常熟邵编修齐焘主讲常州龙城书院,先生从学焉。春游铜官山,秋应江宁乡试,遂至杭州。三十三年戊子,先生二十岁,夏游徽州,秋应江宁乡试。三十四年己丑,先生二十一岁,春游杭州,徽州,夏游扬州,秋归里,冬谒湖南按察使王公太岳,客其幕中。三十五年庚寅,先生二十二岁,仍客湖南王公幕中,春登衡岳,夏归里,秋应江宁乡试。三十六年辛卯,先生二十三岁,春至秀水,遂游皖,客太平知府沈公业富署中。秋应省试,生子乙生。冬,复至太平,谒学使大兴朱公筠,遂留幕中校文。三十七年壬辰,先生二十四岁,客朱公署中,受业门下。三月上巳日,为会于采石矶之太白楼,饮酒赋诗。因历游徽之黄山,白岳,池之九华,秋至安庆,六安,冬至颍州,凤阳。十二月归里。三十八年癸巳,先生二十五岁,春从朱公至庐州,泗州,夏游徽州,遂至杭州,秋再至徽州,季冬归里。三十九年甲午,先生二十六岁,春游扬州,夏归里。秋应江宁乡试,冬游虞山,展邵先生墓,遂至江宁。四十年乙未,先生二十七岁,从江宁赴太平,夏主寿州正阳书院讲席,冬北上。十二月抵京师。四十一年丙申,先生二十八岁,在京师,春赴津门应上东巡召试,取二等,赐缎二匹,充武英殿书签官。四十二年丁酉,先生二十九岁,在京师,迎母就养京邸,眷属随侍北行,秋应顺天乡试。四十三年戊戌,先生三十岁,在京师受业王述庵先生门下。四十四年己亥,先生三十一岁,在京师,秋应顺天乡试。四十五年庚子,先生三十二岁,在京师,秋应顺天乡试,移家南还,游山东,客程徵江学使署中,冬入都。四十六年辛丑,先生三十三岁,在京师,秋游西安,访陕西巡抚毕公沅,冬复入都。四十七年壬寅,先生三十四岁,春在京师,赴部候铨。四十八年(1783年)癸卯,先生三十五岁,三月,力疾出都,将复至西安,次解州,疾亟。夏四月二十五日,卒于河东盐运使沈君业富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丧以归。

黄景仁苦短诗人

  黄景仁一生仕途困顿,生活极端窘迫,以致穷愁潦倒,赍志而殁。瞿秋白早年在叙述家庭的穷困生活时曾说:“想起我与父亲的远别,重逢时节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们常州诗人黄仲则的名句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当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在赠送友人一诗中,再次提到黄仲则:“词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对黄仲则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黄景仁是封建社会中穷苦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悲惨遭际,反映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一个显著的特点,嗟贫叹苦,啼饥号寒成为他的作品中十分突出的内容。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想在乾、嘉两代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的确,在他的笔下,凄怆悱恻之情,低回掩抑之感,表现得十分深刻感人。如“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等名言警句,诉说穷愁潦倒的困境,凄苦之情,扣人心弦。但他也有部分篇章反映诗人积极奋发的抱负,以及表现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和关怀。如“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老亲病妇甕牖底,忧饥苦暑谁相伶?明知一雨难骤得,安得将心作顽石。”
  • 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

    清朝 · 黄景仁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别老母(搴帏拜母河梁去)

    清朝 · 黄景仁

    【别老母】[1] 搴帏拜母河梁去,[2]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3]

  • 绮怀十六首

    清代 · 黄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敛袖搊成弦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宁。
    湔裙斗草春多事,六博弹棋夜未停。
    记得酒阑人散后,共搴珠箔数春星。

    旋旋长廊绣石苔,颤提鱼钥记潜来。
    阑前罽藉乌龙卧,井畔丝牵玉虎回。
    端正容成犹敛照,消沉意可渐凝灰。
    来从花底春寒峭,可借梨云半枕偎。

    中表檀奴识面初,第三桥畔记新居。
    流黄看织回肠锦,飞白教临弱腕书。
    漫托私心缄豆蔻,惯传隐语笑芙蕖。
    锦江直在青天上,盼断流头尺鲤鱼。

    虫娘门户旧相望,生小相怜各自伤。
    书为开频愁脱粉,衣禁多浣更生香。
    绿珠往日酬无价,碧玉于今抱有郎。
    绝忆水晶帘下立,手抛蝉翼助新妆。

    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心疑棘刺针穿就,泪似桃花醋酿成。
    会面生疏稀笑靥,别筵珍重赠歌声。
    沈郎莫叹腰围减,忍见青娥绝塞行。

    自送云軿别玉容,泥愁如梦未惺忪。
    仙人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
    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千重。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轻摇络索撼垂罳,珠阁银栊望不疑。
    栀子帘前轻掷处,丁香盒底暗携时。
    偷移鹦母情先觉,稳睡猧儿事未知。
    赠到中衣双绢后,可能重读定情诗。

    中人兰气似微醺,芗泽还疑枕上闻。
    唾点着衣刚半指,齿痕切颈定三分。
    辛勤青鸟空传语,佻巧鸣鸠浪策勋。
    为问旧时裙衩上,鸳鸯应是未离群。

    容易生儿似阿侯,莫愁真个不知愁。
    夤缘汤饼筵前见,仿佛龙华会里游。
    解意尚呈银约指,含羞频整玉搔头。
    何曾十载湖州别,绿叶成阴万事休。

    慵梳常是发鬅鬙,背立双鬟唤不应。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三升。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

    小阁炉烟断水沉,竟床冰簟薄凉侵。
    灵妃唤月将归海,少女吹风半入林。
    灺尽兰釭愁的的,滴残虬水思愔愔。
    文园渴甚兼贫甚,只典征裘不典琴。

    生年虚负骨玲珑,万恨俱归晓镜中。
    君子由来能化鹤,美人何日便成虹。
    王孙香草年年绿,阿母桃花度度红。
    闻道碧城阑十二,夜深清倚有谁同。

    经秋谁念瘦维摩,酒渴风寒不奈何。
    水调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
    从此飘蓬十年后,可能重对旧梨涡。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 别老母

    先秦 ·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新安滩(一滩复一滩)

    清朝 · 黄景仁

    【新安滩】[1] 一滩复一滩, 一滩高一丈。[2] 三百六十滩, 新安在天上。

  • 绮怀(几回花下坐吹萧)

    清朝 · 黄景仁

    【绮怀】[1] 几回花下坐吹萧,银汉红墙入望遥[2]。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3],可怜杯酒不曾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