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词语和成语

描写战争的词语和成语

描写战争的词语和成语(38个)

暗渡陈仓 [àn dù chén cāng]
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按捺不住 [àn nà bù zhù]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百战百胜 [bǎi zhàn bǎi shèng]
《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百战不殆 [bǎi zhàn bù dài]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背水一战 [bèi shuǐ yī zhàn]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乘虚而入 [chéng xū ér rù]
《去笈七签》卷一二0:“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出谋划策 [chū móu huà cè]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刀光剑影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腹背受敌 [fù bèi shòu dí]
《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攻其不备 [gōng qí bù bèi]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攻无不克 [gōng wú bù kè]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孤军奋战 [gū jūn fèn zhàn]
《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邯郸学步 [hán dān xué bù]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胡服骑射 [hú fú qí shè]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坚壁清野 [jiān bì qīng yiě]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揭竿而起 [jiē gān ér qǐ]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决胜千里 [jué shèng qiān lǐ]
《史记·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决一死战 [jué yī sǐ zhàn]
《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对敌人拼死决战。
老马识途 [lǎo mǎ shí tú]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屡战屡败 [lǚ zhàn lǜ bài]
《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南征北战 [nán zhēng běi zhàn]
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炮火连天 [pào huǒ lián tiān]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枪林弹雨 [qiāng lín dàn yǔ]
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éng rén]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身强力壮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一回:“全凭着手疾眼快,必须要身强力壮。”
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神出鬼没 [shén chū guǐ mò]
《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声东击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速战速决 [sù zhàn sù jué]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 五十一》:“战争已拖了一年多,而一点看不出速决的希望。”
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突然袭击 [tū rán xí jī]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万里长征 [wàn lǐ cháng zhēng]
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描写战争的词语和成语
描写战争的词语和成语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chengyudaquan/8jc3se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