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母亲爱孩子的优美成语

描写母亲爱孩子的优美成语

描写母亲爱孩子的优美成语(35个)

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春晖寸草 [chūn huī cùn cǎo]
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鹑居鷇食 [chún jū kòu shí]
《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断杼择邻 [duàn zhù zé lín]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恩逾慈母 [ēn yú cí mǔ]
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寒泉之思 [hán quán zhī sī]
《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昊天罔极 [hào tiān wǎng jí]
《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画荻和丸 [huà dí huò wán]
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要写母爱,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如推干就湿、画荻和丸之类,都是儿女小时的事。”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饥不择食 [jī bù zé shí]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
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老牛舐犊 [lǎo niú shì dú]
《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升堂拜母 [shēng táng bài mǔ]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舐犊情深 [shì dú qíng shēn]
《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三迁之教 [sān qiān zhī jiào]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扇枕温衾 [shàn zhěn wēn qīn]
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席 [shān zhěn wēn xí]
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舐犊之爱 [shì dú zhī ài]
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体贴入微 [tǐ tiē rù wēi]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先见之明 [xiān jiàn zhī míng]
《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嘘寒问暖 [xū hán wèn nuǎn]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戏彩娱亲 [xì cǎi yú qīn]
《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兒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比喻孝养父母。
咽苦吐甘 [yàn kǔ tǔ gān]
《旧唐书·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曾母投杼 [zēng mǔ tóu zhù]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寸草春晖 [cùn cǎo chūn huī]
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孟母三迁 [mèng mǔ sān qiān]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断织之诫 [duàn zhī zhī jiè]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父母恩勤 [fù mǔ ēn qín]
《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画荻教子 [huà dí jiào zǐ]
《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画荻丸熊 [huà dí wán xióng]
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和丸?”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牵肠挂肚 [qiān cháng guà dù]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想方设法 [xiǎng fāng shè fǎ]
叶圣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几句需要讲明的;然而也得想方设法,把五十分钟敷衍过去。”
想种种办法。
儿行千里母担忧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关怀备至 [guān huái bèi zhì]
刘白羽《海天集·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关心得无微不至。
描写母亲爱孩子的优美成语

描写母亲爱孩子的优美词语(1个)

二十四孝

描写母亲爱孩子的优美成语
描写母亲爱孩子的优美成语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chengyudaquan/g8hgj7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