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有关智的成语

古文中有关智的成语

古文中有关智的成语(29个)

不近人情 [bù jìn rén qíng]
《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沉鱼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独来独往 [dú lái dú wǎng]
明·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害群之马 [hài qún zhī mǎ]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涸辙之鲋 [hé zhé zhī fù]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魂不附体 [hún bù fù tǐ]
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黄绢幼妇 [huáng juàn yòu fù]
文妙黄绢幼妇,赋高乌有子虚。 宋·金盈之《醉翁谈录·约朋友结果檄书》
“绝妙”二字的隐语。
鸡鸣狗盗 [jī míng gǒu dào]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绝妙好辞 [jué miào hǎo c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空谷足音 [kōng gǔ zú yīn]
《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勤学苦练 [qín xué kǔ zh]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山木自寇 [shān mù zì kòu]
《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上漏下湿 [shàng lòu xià shī]
《庄子·让王》:“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上:指屋顶;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旧,不能蔽风雨。
少纵即逝 [shǎo zòng jí shì]
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数米而炊 [shǔ mǐ ér chuī]
《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
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熟能生巧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兔起鹘落 [tù qǐ hú luò]
宋·苏轼《文与可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温故知新 [wēn gù zhī xīn]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五色无主 [wǔ sè wú zhǔ]
《淮南子·精神训》:“禹在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无人,五色无主。”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叶公好龙 [yè gōng hào lóng]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捉襟见肘 [zhuō jīn jiàn zhǒu]
《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螳臂当车 [táng bì dāng chē]
《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如胶似漆 [rú jiāo sì qī]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螳螂捕蝉 [táng láng bǔ chán]
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拿定主意 [ná dìng zhǔ yì]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古文中有关智的成语

古文中有关智的词语(1个)

成竹于胸

古文中有关智的成语
古文中有关智的成语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chengyudaquan/86h055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