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为人妻的诗词如梦令

已为人妻的诗词如梦令

历代悼念妻子诗词的收集

展开全部 1、苏武:《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嫣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晨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间未有期。

握手一长欢,泪别为此生。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和你结发成为夫妻,就从没怀疑与你恩爱到老。

和你相爱缠绵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时刻,多么美好的时光呀!可是明天我就要为国远行,不得不起来看看天亮没亮是什么时候了。

天一亮就要不得不与你辞别了,因为要到战场上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团聚。

与你依依不舍长时间的握着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泪是因为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后一面。

我倍加珍惜现在幸福的每分每秒,我永远也不会忘了和你相爱,这么幸福欢乐的时光。

如果我有幸能活着,一定会回到你身边。

如果我不幸死了,也会永远想你…… 苏武汉武帝时的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不料竟被匈奴单于以威力逼他投降,苏武不肯屈服。

结果苏武被放逐在酷寒的北海边牧羊,历尽磨难。

在19后终于回国,终于履行了自己对妻子“生当复来归”的诺言。

可惜回来得太晚,妻子以为他早已经死了,已经改嫁。

因为匈奴怕汉庭要苏武回国,骗说苏武早死了。

虽然结局不圆满,但读这首诗可以知道中郎将苏武是个有血有肉的重感情的男人,是如此热爱自己的妻子。

还可以知道那时军人的伟大,如此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人民而舍弃自己的儿女情长。

更能知道苏武牧羊的伟大…… 2、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

陶醉过巫山的云的梦幻,别处的景就不称之为云了。

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

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

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

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元稹爱妻的名韦,字蕙丛。

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了。

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

可以想象,元稹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自己的妻子。

不知道元稹作了多少首悼念怀念妻子的诗,但现在还能看到的就有三十多首。

除了这首,还有《谴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妻满月日相唁》等等,可以说篇篇都感人至深。

我们从这些诗篇里可以想象韦丛是一个贤淑美丽的女人,还可以知道元稹是一个痴情感恩的男人。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十年来你我隔绝在两个世界里,不能相见也不能知道彼此的状况。

即使不去想你,也忘不了你。

你的坟孤零零在那么遥远的地方,我心中的悲伤的到哪里和谁去说呢?即使能和你相见,你也可能认不出我了,因为我已经风尘满面,鬓发花白了。

夜里忽然梦到自己回到从前,看见你正在座在小轩窗前梳妆打扮。

和你相视良久难以言语,只有彼此眼泪不断的流。

想起你来就到了每年最心碎的地方,在这明月的夜里栽者着松树的小山岗上你的坟前,看你…… 《唐宋词简释》唐圭璋:此首为公悼亡之作。

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这首思念其爱妻的诗篇已成为千古名篇,令千百年后的人们读起来都感动万分。

苏轼的妻子名叫王弗与苏轼琴瑟调和同甘共苦,十年后不幸亡故。

在她亡故后十多年的一个乙卯正月二十夜里,当时名士大学者的苏东坡半夜在梦里到自己的妻子而醒来,然后到妻子的坟前写下这首诗。

孤独的苏东坡,可怜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曾爱过一位伟大的女人…… 4、贺铸:《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从新走过苏州城的西门已经是处处都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

能和你同来为什么不能和你同归呢? 失去你后,我就像那遭了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失去了以往的活力。

失去你后,我就像那失去自己伴侣的老鸳鸯,只有自己孤单悲伤的飞行,不知所归了。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人就像那在草原上挂在草叶上的露珠,须臾之间就干掉,消失不见了。

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而脆弱……我的思念在你的旧居新坟两处不断的徘徊。

自己的心空空的,只有孤单无助的坐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雨声。

如今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给我缝补衣裳,陪着我爱着我呢?…… 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诗《问内》曾写有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是深厚真挚的。

与苏轼青年丧妻不同,贺铸是晚年丧妻的。

贺铸退居苏州,本来就心情抑郁,加上又不幸失去陪伴自...

谁有“如梦令”这首诗词的解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

一首李清照的如梦令

如梦令 李清照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写照“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两句说,曾经记得有一次在溪水旁的亭台上喝酒,天色晚了,喝醉了酒,迷失了回去的道路。

“沉醉”说明醉的程度不轻,已经是昏昏沉沉,所以才“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是说玩耍尽兴之后,才回到来时乘坐的船上,准备返回,可是因天色晚了,又喝醉了酒,结果糊里糊涂把船划进荷花丛中。

“争渡,争渡”,两句重迭,写出作者焦急的心情,在荷花丛中手忙脚乱,拨动船桨寻找归路的神态。

由于她划船的动作急,响声大,所以把宿在水滩上的鸟儿惊醒,飞了起来。

“惊”字反衬出作者此时也是心慌意乱,恐怕已是汗流浃背,手中的船桨也不很听使唤,所以才发出很大的响声,因此,惊起的“鸥鹭”不是个别的,而是“一滩”。

小令篇幅短小,表现的内容却丰富多彩。

先写亭上饮酒,继写兴尽晚归, 再写忘却归路,误入荷花塘中,最后惊起宿鸟,全词也就戛然而止。

本词的意境优美,写景如画。

在恬静淡雅的画面勾勒中,作者年青时期闲适风雅的贵夫人生活,潇洒豪放的性格,也就十分鲜明地表现出来,而由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的新鲜、美丽而又迷人的艺术境界,更给读者以美的感受,使你久久沉浸在一种清新愉快的感受中。

求几首悼念妻子的古诗

展开全部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此诗是苏轼纪念妻子王弗所作。

全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克制自己的思念,却本来难忘。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

李清照如梦令一词表达了什么的感情

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共有两首:一。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赞美妻子的诗词和谚语

展开全部 《俏狐仙》 - 紫橙落花镶白边, - 婀娜多姿俏如嫣。

- 唇角微波荣更灿, - 亭亭淑静举止间。

- - - 《梦境》 - 峨嵋一笑竟折腰, - 柔情似水神颠倒. - 倾国倾城世美貌, - 绝世佳人倩女傲. - - 《倩女情深 》 - - 红唇半月柔情深,黛眉浓眼神出群. - 暂月肤色形如,亭亭玉立踏乾坤. - - 《红楼情缘》 - - 斜恨独歌泪盈眶,嗟叹心神费情伤。

- 轻骑遍野歌一曲,春容笑灿情意涨。

- - 眉飞艳情心双结,双渡飞越靖天界。

- 忠贞琵琶爱易弹,又梦红楼情迷漫。

- - 千言万语流长,流不尽,滚滚长江,绵绵情长! - 万水千山相隔,隔不断,万里长城,思念之情! - - 【虞美人】 闭月羞花貂蝉貌,玉立亭婉消; - 妆楼粉黛佳人俏,竟无语形诉美人貌! - 浓妆艳裹分外俏,妖嫣淑静相思桥。

相隔银河两情盼,不知何时见面! - 岁月沉沉苦思念,遥想前程一片!事业情意古难全,我辈岂能负汗颜! - 君欲相思期相思, 七情六欲我亦知, 难耐相思做首诗, 寄情于妻解相思。

- 古代的那些都老掉牙了@!还是看看21世纪年轻诗人【靖天诗词原创】吧!...

《如梦令》中表现词人醉而忘归的诗句是?

沈(chén)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解析鉴赏如梦令李清照【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历任地方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

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优闲平静的生活。

南渡以后不久,丈夫死去,颠沛流离,境遇孤苦。

她是南宋有名的女作家,诗词散文都有成就。

所作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要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南渡后在词中蕴含着沉痛的家国兴衰之惑,通过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动乱,现实意义较强。

她是词中婉约派的大家,擅长白描手法。

论词注重协律,崇尚典重、情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所作诗风格豪迈,爱国热情极强,但流传不多。

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解题】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如梦令》,词牌(填词用的典调)名。

【注评】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时常记起。

“难忘”的意思。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黄昏时候。

沈(chén)醉不知归路。

沈醉;大醉。

沈:同“沉”。

这里说“沈醉”既有饮酒过量的意思,也暗示溪亭景色宜人,令人陶醉,乐而忘返,并为下面“误入”句伏笔。

○两句点明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以“常记”总领,引起后面的描绘。

兴尽晚回舟,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不该入而入。

藕花:荷花。

因游兴沉酣,乐而忘返,所以错过了光线较好的时刻,才把船划到荷塘里。

○两句承上“沈醉不知归路”,启下“争渡”。

争渡,争渡, 争渡:抢着把船划出去。

争:争着,抢着。

○酒意未消、游兴未减,全然不顾误入歧途,非要夺路前进不可,活画出少女天真烂漫的情态。

“争渡,争渡”,按《如梦令》词牌规定要用短韵叠句,这里巧迭“争渡”,突出了沉醉之态和急追之情,妙造自然。

惊起一滩鸥鹭。

惊飞了栖息在沙滩上的水鸟。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满滩。

鸥鹭:鸥本指海鸥,鹭即鹭鸶,这里泛指水鸟。

○鸥鹭惊骇,拍翅飞起,与主人公的“争渡”融合一起,形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极天真之能事。

【译文】我时常记起有一次在溪边亭子里游赏,面对夕阳,开怀畅叙,游兴高,酒兴也高,陶醉得竟忘记了回家的水路。

我尽情的游赏够了,已错过光线明亮的辰光。

船一掉头,胡里胡涂地划进荷花的深处。

于是大家抢着划呀,划呀,嘻笑声、摇橹声把满滩的水鸟也惊动得飞起来了。

【简析】人们读李清照,一般对她后期的作品比较熟悉,脑海里凄凉愁苦的印象比较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她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似一帧无拘无束的生活照,使我们得以认识这位著名词人的早年风采。

词意是:仲夏的一个午后,作者和亲人外出游玩,在溪边的一个亭子里饮酒,直到日落西山,还留连忘返。

待兴尽踏上小舟,却迷失了归路。

结果不知不觉闯入了藕花丛中。

他们赶紧划啊赶紧划,扑楞楞,惊飞起一滩鸥鹭。

词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用“常记”二字总领,引起下面对回舟误入荷花深处情景的描绘。

“误入”是因为日暮光线太暗,也是因为沈醉;正是因为“误入”,才产生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景象。

“误”字不仅有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词意上巧妙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朦胧的境地。

也正是出了这样的“岔子”,才使主人公平时不易显露的一些性格特点呈露出来,使读者通过不寻常的举动的描绘,窥见其精神世界。

“争渡,争渡”的重叠,这本是词牌的要求,但在这里却显得妙合自然,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奋争之状,欢快之情,同时使词的音节变得顿挫有力。

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和措词的精妙。

(正像曹操《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样,本是配乐时的套语,在作者笔下却与全诗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至此,桨声、笑语声、惊起鸥鹭的拍翅声和群鸣声互相交织,组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展示了作者青年时代的性格和生活。

鸥鹭在古人诗词中常被写到,它们被认为是“忘机”的飞鸟,独与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们亲狎作友。

作者在这里以鸥鹭形象作为陪衬,就是对主人公形象的潇洒天真的品格作一番加意地描摹,从而使全词洋溢地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更加浓烈,更加感人。

李清照的词,遣词造句,多有所创新,看来一目了然,却又引人入胜,耐人咀嚼、思索。

这首词写日暮,并没有渲染“落日镕金,暮云合璧”的景象,写藕花,也没有描绘“红稀香少”的情态,全篇虽无写景,却是处处有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

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她不愧是抒情词的杰出的作家。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暮“暮”的本字是“莫”,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意思,...

李清照如梦令的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

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时如何知屋外风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

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

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

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

”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

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

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

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

读者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

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

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

”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

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

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

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

”《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皆非虚誉。

诗歌赏析 李清照

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

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

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

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

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

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

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

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

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

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

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

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这首小令是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

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笔调跌宕而有致。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如此精心刻意地选择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容,给读者更加鲜明醒豁的印象。

其中尤以“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新。

色泽浓艳,形象逼真,从来没有为人道过。

甚至在用韵上,依律上、去可以互押。

但作者哪怕在这方面也用心做到上去递换使用,象∶“骤”、“酒”、“旧”、“否”、“瘦”,抑扬相间,跌宕入耳。

再看词中的问答。

“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

“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

“却道海棠依旧”,是答语,问语省去,从答语中可知问的是:“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了?”问答显然不相称,问得多悄,答得淡漠。

因答语的漫不经心,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知否”来。

《如梦令》小词,安顿两个叠句短语最难。

然而这里的“知否?知否”,口气宛然,浑成天巧,非...

古代四大美女十二才女十六首如梦令诗词

1.西施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貂婵闭月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3.昭君落雁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

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4.玉环羞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

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这时,被一宫娥看见。

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羞花”称号得来。

5.赵飞燕 西施沉鱼 貂婵闭月昭君落雁 玉环羞花, 以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为原型,通过明快、细致的刺绣技艺,着力表现出四大美女的不同特征:西施的秀美与婉约,貂婵的恬静与内强,王昭君的孤寞与冷艳,杨贵妃的华贵与忧怨,无不被渲染的淋漓尽致。

环肥燕瘦-杨玉环应该是和被誉为汉宫飞燕的赵飞燕相题并论,一肥一瘦,相映成趣。

况且二人都是舞蹈家,都被看作是红颜祸水。

6.班昭:汉 班固,班超之妹。

代表作:续写汉书。

7.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

作《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

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

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8.卓文君:汉 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 与 司马相如 私奔的故事家喻户晓... 9.谢道韫:谢安侄女,“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代表作:《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10.女皇武则天大帝 古往今来唯此一女 11.上官婉儿:上官仪孙女,号称巾帼首相第一人 12.班婕妤:班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立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团扇诗》应是作于长信宫中,这首小诗词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现的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

《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13.甄宓:甄皇后 曹丕称帝后宠郭皇后,郭后恃宠中伤甄皇后,甄后从此失宠,抛开帝后的身份不谈,从《塘上行》里读到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相思到极致的、一往无悔的深情泣诉,可怜甄后最后等来的只是曹丕的一纸死令。

甚至死后对尸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的侮辱与凌虐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 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 莫若妾自知。

众口烁黄金, 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 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 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 夜夜不能寐。

甄宓 (曹植曾作以喻之...) 14.花蕊夫人:先为孟昶爱妃,后被赵匡胤招入宫中。

代表作:述国亡诗 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

15.侯夫人: 隋炀帝在位期间广造高楼,并网罗天下美女数千名纳于迷楼中幽闭,侯夫人就是这几千名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隋炀帝的宫女之一,侯夫人最后自缢而死,一个美丽的才女,就这样被白白死去了,身后只留下了几首咏物寄意的空灵飘逸的小诗,让后人读来辄用伤怀

《春日看梅》 砌雪无消日, 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

已为人妻的诗词如梦令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