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的诗词

夜上受降的诗词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类别: 七言绝句 体裁: 诗 年代: 唐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

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

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

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

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

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

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

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陈志明) 本诗的注解是旧注,对“受降城”的解释与“解析”有矛盾。

其实,本诗中的“受降城”不是指张仁愿筑的“三受降城”,而是指回乐城(唐灵州城)。

因为,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年)曾亲自到灵州(回乐)接受11个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归附,史称“灵州受降”,所以,灵州城(回乐城)又叫受降城。

当时,唐太宗李世民高兴地写了好几首诗以记其盛,其中有一首诗还被刻成石碑,竖立在灵州城内,诗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已惊。

…解析部分对了,注释部分沿用旧说,错了。

唐代回乐(灵州城)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今宁夏吴忠市。

(1).前两句用"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2).作者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的什么感情?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环境氛围。

2、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古诗

名称: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 李益主题主题词或关键词: 唐诗栏目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类别: 七言绝句体裁: 诗年代: 唐 内容介绍原文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

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

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

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

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

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

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

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谁有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的翻译啊!急啊!在线等!!!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

【《塞上听吹笛》和《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古诗鉴赏】作业帮

例:塞上听吹笛 高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借问梅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答案:高诗写景,表现将士归来、胡马北去的和平宁谧;写笛声,表现盛唐豪情和些许怀乡之情.李诗写景,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寒;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和悲凉.点拨: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内容孤立分析,内容凸显情感,景物孕含情感,在对内容的比较上引出思想情的不同才水到渠成.(2)比较两首诗的表现手法:①炼字角度:高诗一个“满”字,既写牧马时节梅该落的合情合理,也漾溢“埋骨岂需桑梓地”盛唐豪情,更隐含全体将士怀乡的不伤之思.李诗的一个“尽”字,写了将士怀乡的无一例外和绵绵不尽的乡愁.②修辞角度:高诗妙用通感,将《梅花落》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边地无梅引发故乡梅联想.李诗恰切比喻,“沙似雪”、“月如霜”,写出边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③情景角度:高诗寓情于景,和平宁谧和思乡之情蕴于“雪净”、“牧马”、“月明”、“羌笛”和“梅花”的意象中.李诗写景兼抒情,前三句写景、写声,后一句抒情.④技巧角度:高诗虚实结合、象征暗示,“雪净”写春来,象征这危化解的和平,“月明”暗示边塞安静,“牧马”暗示胡马北还和将士牧归.“羌笛”暗示边烽暂息的安闲;前两句实写表边塞和平生活,后两句虚写抒将士心志.李诗烘托铺垫,“沙似雪”、“月如霜”渲染环境艰险,衬托思乡悲凉.点拨:对手法的分析可以多角度分析,但是注意无论哪一种分析都不能脱离诗句,手法的表现技巧在诗句之中,关键在于抒情.除了比较不同之外,两首诗还可以比较内容、技巧上的相同之处.答案:(1)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2)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相同,(3)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相同.(4)明月寄情的手法相同.

请问《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的完整诗句,因为我的这页破掉了?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二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上写烽火台前大漠如雪,下写受降城外月色如霜,营造了一个荒凉、严寒、凄冷的环境,将边地生活的孤苦展现出来,为下文表现征人思乡巧妙地设定了情境....

古诗赏析题怎么做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

用荒寒,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

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

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夜上受降城闻笛》写沙漠似雪,月色如霜。

小题2:试题分析: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做这类题、凄凉的景象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愁(或运“尽望乡”的细节描写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1分)。

《春夜闻笛》借春天一到,大雁就急切北飞的情景来反衬诗人不能北归的遗憾和怨愁(答出反衬即可得分)(1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歌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请点击下面的“采纳答案”按钮,送咱一朵小红花鼓励下吧!新年快乐。

如果我的答案对您有帮助,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秋霜那样令人生寒的月色,在月光的照射下。

写登城时所见景象:远望回乐城外面烽火台前的沙地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关于怀乡的诗词2首,要带诗人简介,快!!!!!!!!!!!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

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词文赏析: (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

” )——张炎《词源》。

1.“燎沉香,消溽暑”。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赏析“呼”和“语”。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反衬:“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 3.“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

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

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

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4.总结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

“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 “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

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

5.“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6.“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芙蓉浦补足上片对荷的描写,小楫轻舟,芙蓉浦,给人无穷的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梦字,点出对家长的情念。

7.总结下片: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

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

“五月”三句写梦游。

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

“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

“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

“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

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

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访张籍。

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

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张籍被荐,次年在长安进士及第。

元和元年(806)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

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

15年后,迁秘书郎。

长庆元年(821),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

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

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

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

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

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

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 2卷,今佚 卷三百八十二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边塞诗人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

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

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

尝与济诗,有怨望语。

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

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

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

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

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

其最著名的代表...

夜上受降的诗词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