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很了解别人的成语(55个)
百思不解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洞若观火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洞见症结
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感同身受
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顾名思义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胡搅蛮缠
出处: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话不投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话不投机。”合情合理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将心比心
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八出:“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刻骨铭心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宽宏大量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了如指掌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没世难忘
出处:《礼记·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强词夺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亲密无间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设身处地
出处:《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同心同德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投其所好
出处:《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推己及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洗垢求瘢
出处: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屑;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相依为命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心领神会
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心照不宣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心心相印
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心照神交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一目了然
出处: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一窍不通
出处:《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知情达理
出处:菡子《致江幼农》:“我想这也是你知情达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缘故。”格格不入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将胸比肚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