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完全理解的成语(71个)
百思不解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半间不界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二九》:“便是世间有这一般半间不界底人,无见识,不顾理之是非一味漫人。”不谋而合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不折不扣
出处: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百足之虫
出处:明·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冰散瓦解
出处:《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嘏对曰”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战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残缺不全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彻上彻下
出处:《二程遗书·遗书一》:“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宋·朱熹《答近思录集注》卷四:“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彻头彻尾
出处:宋·朱熹《答胡季随书》:“近日学者说得太高了,意思都不确实,不曾见理会得一书一事,彻头彻尾。”超然绝俗
出处: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从头到尾
出处:《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感同身受
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顾名思义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胡搅蛮缠
出处: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话不投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话不投机。”恍然大悟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合情合理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豁然大悟
出处: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将心比心
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八出:“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宽宏大量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了如指掌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强词夺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设身处地
出处:《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十全十美
出处: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酸甜苦辣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同心同德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投其所好
出处:《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推己及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完美无缺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无一不备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无一不精,无一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