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

作者: 唐代   杜甫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

(jǐn)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锦里:即指成都。
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
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
如高适诗“汉家烟尘在东北”。
这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shē)

从兹老: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终老之意。
赊:远也。
国:指长安。
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即此可见。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shā)

勾漏令:指晋葛洪。
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样弃世求仙,所以说懒。
其实是一种姑妄言之的戏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此诗是杜甫生活史上一个转变的标志。

jǐn lǐ yān chén wài ,jiāng cūn bā jiǔ jiā 。yuán hé fú xiǎo yè ,xì mài luò qīng huā 。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bo zhái cóng zī lǎo ,wéi nóng qù guó shē 。yuǎn cán jù lòu lìng ,bú dé wèn dān shā 。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为农作者: 杜甫

简介诗词名句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

⑴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如高适诗“汉家烟尘在东北”。这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⑵从兹老: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终老之意。⑶赊:远也。国:指长安。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即此可见。⑷勾漏令:指晋葛洪。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出丹砂,因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见《晋书·葛洪传》)。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样弃世求仙,所以说懒。其实是一种姑妄言之的戏词。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此诗是杜甫生活史上一个转变的标志。

相关推荐

  • 杜甫
  • 写景
  • 生活
  • 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