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

作者: 魏晋   左思


其一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其三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
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


其四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其五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其六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其七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其八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金张藉旧业,七世珥汉貂。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yù)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
涧:两山之间。
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离离:下垂的样子。
苗:初生的草木。
山上苗:山上小树。

以彼径寸茎(jīng),荫(yīn)此百尺条。

彼:指山上苗。
径:直径。
径寸:直径一寸。
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
荫:遮蔽。
此:指涧底松。
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世胄蹑(niè)高位,英俊沉下僚(liáo)

胄:长子。
世胄:世家子弟。
蹑:履、登。
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
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金张藉旧业,七世珥(ěr)汉貂(diāo)

金:指汉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
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
七世:七代。
珥:插。
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伟:奇。
招:招见。
不见招:不被进用。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不管有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不平现象。“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现含蓄。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诗之前,如刘桢的《赠从弟》;在此诗之后,如吴均的《赠王桂阳》,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由隐至显,比较明朗。这里,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从历史上看,门阀制度在东汉末年已经有所发展,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对门阀统治起了巩固作用。西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继续实行,门阀统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其弊病也日益明显。段灼说:“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当时朝廷用人,只据中正品第,结果,上品皆显贵之子弟,寒门贫士仕途堵塞。刘毅的有名的《八损疏》则严厉地谴责中正不公:“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晋书·刘毅传》)这些言论都反映了当时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左思此诗从自身的遭遇出发,对时弊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金,指金日磾家族。据《汉书·金日磾传》载,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内侍。张,指张汤家族。据《汉书·张汤传》载,自汉宣帝、元帝以来,张家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冯公,即冯唐。他是汉文帝时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这里以对比的方法,表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并且,紧扣《咏史》这一诗题。何焯早就点破,左思《咏史》,实际上是咏怀。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

  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398-399页

qí yī 其一
ruò guàn nòng róu hàn ,zhuó luò guān qún shū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zhe lùn zhǔn guò qín ,zuò fù nǐ zǐ xū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biān chéng kǔ míng dí ,yǔ xí fēi jīng dōu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suī fēi jiǎ zhòu shì ,chóu xī lǎn ráng jū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zhǎng xiào jī qīng fēng ,zhì ruò wú dōng wú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qiān dāo guì yī gē ,mèng xiǎng chěng liáng tú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zuǒ miǎn chéng jiāng xiāng ,yòu pǎn dìng qiāng hú 。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gōng chéng bú shòu jué ,zhǎng yī guī tián lú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qí èr 其二
yù yù jiàn dǐ sōng ,lí lí shān shàng miáo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yǐ bǐ jìng cùn jīng ,yīn cǐ bǎi chǐ tiáo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shì zhòu niè gāo wèi ,yīng jun4 chén xià liáo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ì shì shǐ zhī rán ,yóu lái fēi yī cháo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jīn zhāng jiè jiù yè ,qī yè ěr hàn diāo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féng gōng qǐ bú wěi ,bái shǒu bú jiàn zhāo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qí sān 其三
wú xī duàn gàn mù ,yǎn xī fān wèi jun1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wú mù lǔ zhòng lián ,tán xiào què qín jun1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dāng shì guì bú jī ,zāo nán néng jiě fēn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gōng chéng chǐ shòu shǎng ,gāo jiē zhuó bú qún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lín zǔ bú kěn xiè ,duì guī níng kěn fèn 。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
lián xǐ yào qián tíng ,bǐ zhī yóu fú yún 。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
qí sì 其四
jì jì jīng chéng nèi ,hè hè wáng hóu jū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guàn gài yīn sì shù ,zhū lún jìng zhǎng qú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cháo jí jīn zhāng guǎn ,mù xiǔ xǔ shǐ lú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nán lín jī zhōng qìng ,běi lǐ chuī shēng yú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jì jì yáng zǐ zhái ,mén wú qīng xiàng yú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liáo liáo kōng yǔ zhōng ,suǒ jiǎng zài xuán xū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yán lùn zhǔn xuān ní ,cí fù nǐ xiàng rú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yōu yōu bǎi shì hòu ,yīng míng shàn bā qū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qí wǔ 其五
hào tiān shū bái rì ,líng jǐng yào shén zhōu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liè zhái zǐ gōng lǐ ,fēi yǔ ruò yún fú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é é gāo mén nèi ,ǎi ǎi jiē wáng hóu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zì fēi pān lóng kè ,hé wéi xū lái yóu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bèi hè chū chāng hé ,gāo bù zhuī xǔ yóu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zhèn yī qiān rèn gāng ,zhuó zú wàn lǐ liú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qí liù 其六
jīng kē yǐn yàn shì ,jiǔ hān qì yì zhèn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āi gē hé jiàn lí ,wèi ruò bàng wú rén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suī wú zhuàng shì jiē ,yǔ shì yì shū lún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gāo miǎn miǎo sì hǎi ,háo yòu hé zú chén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guì zhě suī zì guì ,shì zhī ruò āi chén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jiàn zhě suī zì jiàn ,zhòng zhī ruò qiān jun1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qí qī 其七
zhǔ fù huàn bú dá ,gǔ ròu hái xiàng báo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mǎi chén kùn qiáo cǎi ,kàng lì bú ān zhái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chén píng wú chǎn yè ,guī lái yì fù guō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zhǎng qīng hái chéng dōu ,bì lì hé liáo kuò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sì xián qǐ bú wěi ,yí liè guāng piān jí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dāng qí wèi yù shí ,yōu zài tián gōu hè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yīng xióng yǒu zhūn zhān ,yóu lái zì gǔ xī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hé shì wú qí cái ,yí zhī zài cǎo zé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qí bā 其八
xí xí lóng zhōng niǎo ,jǔ hé chù sì yú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luò luò qióng xiàng shì ,bào yǐng shǒu kōng lú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chū mén wú tōng lù ,zhǐ jí sāi zhōng tú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jì cè qì bú shōu ,kuài ruò kū chí yú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wài wàng wú cùn lù ,nèi gù wú dòu chǔ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qīn qī hái xiàng miè ,péng yǒu rì yè shū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sū qín běi yóu shuō ,lǐ sī xī shàng shū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fǔ yǎng shēng róng huá ,duō jiē fù diāo kū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yǐn hé qī mǎn fù ,guì zú bú yuàn yú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cháo lín qī yī zhī ,kě wéi dá shì mó 。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咏史八首作者: 左思

简介诗词名句

左思(250-350)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人。他父亲左熹曾做过太原相。曾任太守、殿中侍御史等官。他幼年天资迟钝,学书学琴都不成。但他很用功,能文章,辞藻壮丽。他貌寝口讷,不好交游,仕进不得意,唯以著作为事。曾以十年的时间写成《三都赋》,轰动当时,都下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左思的功业心很强,但当时士族门阀制度已经形成,仕进的门径被士族所把持,出身寒微的人只能耻居下位。他的才能、

  奠定了左思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八首五言咏史诗,为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什。左思一生,虽然“良图”变成了梦想,志向没有得到伸展,但并没因此向权贵俯首,滚进污淖之中,却是断然割断俗念,“归隐田园”,洁身自好以终。而写于早年的《咏史八首》,成了左思平生思想、节操的写照,研究左思的重要资料。

  《咏史八首》的具体写作时间难以断定。仅从诗提供的情况看,大体可以说写在左思入洛阳不久,晋灭吴之前。诗中写到左思在洛阳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形成的特有感情。左思是因为他的妹妹左棻被选入宫而举家来到洛阳的。公元二七三年(晋武帝泰始元年),晋武帝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及普通士族家的处女五千人入宫。左思的父亲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入洛阳的时间,大体可以断定在公元二七三年以后。左思来到洛阳,主要是想展示自己的满腹经纶,以期取得仕途上的畅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铺平道路,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左思从谋求仕途所遭遇的种种坎坷、艰难,了解到晋的政治腐败,并反映在《咏史八首》诗中。这些诗也不能说是左思居洛阳很久才写成的。诗中有“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其一)句。晋灭东吴,是在公元二八〇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咏史八首》写在公元二八〇年以前,则是肯定的。

  左思借咏史以言志的是:“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其一)左思的动机,是否诚如他所说的那样纯洁、信美,是需要做出具体分析的。然而统一中国,安定局势,是当时提出的历史任务。汉末豪强与军阀割据混战,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消灭了许多小的割据者,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形势,但距离全国统一时日尚远。三国后期,崛起于魏的司马氏集团,成了全国统一趋势的新势力的代表。公元二六五年,晋政权正式成立后,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司马氏集团也急切于在全国的统一中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夺取东吴,荡平边境内的骚乱势力,成了上下一致的呼声。生活在这样历史条件下的左思,为形势所推动,有志于全国的统一,并借以造就自己事业的思想,大概不是一天产生的。只是到了洛阳,对天下形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心底酝酿了很久的思想才成熟了,爆发了,寄托在自己的诗篇中。过去的一些论者谈及左思的思想时,指出左思有很强的“功业心”,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还必须把左思的这种“功业心”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确定哪些是时代所赋予的内容,哪些是阶级的立场所决定的内容,这样才能更明晰、更准确地评价左思的思想。

  有着致力于全国统一抱负的左思,并非徒作大言,纸上谈兵,而是做了许多切实的准备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他所说的:“畴昔览穰苴”(其一),即读军书兵法。在封建社会中,习文秉武,虽然并非什么罕事,然而在士族社会制度中,却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魏晋期间,士族制度占据着统治地位。士族以“积世业儒”为贵,左思出生在一个世代业儒的下层士族之家,不能不受到这种腐朽观念的影响。但他能够打破世系门第观念的束缚,立志到疆场上去,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中觅取个人的功名,这是可贵的。而且,随之左思居住洛阳,见闻到“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其一)的情况,更是急不可捺,跃跃欲试。尽管左思自知自己的军事才能象铅刀一样的钝,然而能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即使有一割之用,也是能慰自己平生志向的。

  但是,左思美好的愿望遭到了士族制度的压抑和摧残。晋实行“门选”制以维护士族集团的利益,从而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更有甚者,一些门第观念很强的士族,对于文章的品评也是以门第的高低来决定弃取的态度。《晋书·左思传》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陆机听说左思构思《三都赋》,抚掌大笑,在与他的弟弟陆云的信中说:“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后来由于司空张华的推崇,他的赋才得以大出其名。左思的门第寒下,虽然才高志清,却很难能冲破士族制度的坚硬厚壳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冷酷的现实,使左思献身无门,报国无期,怀着无限的愤慨。《咏史》其二,正是他这种愤慨的写照。诗中,他把像自己一样才高位卑的寒门子弟,喻作生于涧底的松柏;把依赖祖业居于要津的才劣质拙的士族纨绔子弟,喻作长于山顶的柔弱的小苗。松质柏节似的人才,受到柔条弱枝般的人的遮挡,其原因为“地势使之然”,是士族制度本身造成的。然而士族制度,又是“由来非一朝”。汉张汤、金日磾的子孙,凭借着先人的荫德,数代都享受着极大的尊荣。而奇伟出众的冯唐,直到白首仍未受到重用。在此,左思不仅把犀利的批判锋芒,直指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批判了以往的士族制度。在肯定的对象与否定的对象对比之中,使诗对士族制度的揭露,更加显得有力。

  在功名利禄到来之时,左思毅然却步了,在《咏史八首》诗中读者可以寻找到理解其原因的线索。左思居住在洛阳,面对着“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其八)的情景,愧恨交加,认识到自己来洛阳是一次失足。因此自责自惭地说:“自非攀龙客,何为忽来游?”他想步许由的后尘:“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其五)虽然想做段干木、鲁仲连式的人物,“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其三)但是,晋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残杀,愈演愈烈;这里又没有象魏文侯、平原君那种礼贤下士的人物。况且腐败的政治,残酷的杀夺,使荣枯盛辱瞬息万变。“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在这样的时代,“饮河期满腹”的偃鼠,“巢林栖一枝”的鹪鹩,“可为达士模”(其八)。弃却富贵,退居乡里,以求洁身自好,成了左思的必然道路。田园生活,远离杀夺中心,使左思怡然自得,乐陶其中(见《招隐》之二)。但是左思心情并不平静:“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杂诗》)又可见左思选择退居乡里的道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有着无限的悲凉与凄怆的。

  就是这样,左思的《咏史八首》以它所特有的深厚社会内容,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坚实地位。另外,《咏史八首》在艺术上也有着它特出的地方。

  第一,力矫太康颓靡文风,承继建安雄健骨力。

  晋初太康文坛上,总的创作倾向是:刻意摹仿古人作品,很少结合现实实际;追求辞句华丽和对偶的工整,形成了绮靡浮泛的形式主义风尚。在这种颓风面前,左思则独树旗帜,以《咏史八首》为代表,继续发扬了建安文学“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优秀传统。虽然以咏史名篇,不是左思首创,但左思能从现实生活出发,精心选择史实,巧妙地融汇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咏史以抒情,借抒情以讥世。这不仅突破了前人咏史诗只限于一事,“堆垛寡变”的局限,而且与太康文学刻意摹仿古人、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倾向分庭抗礼。钟嵘说,左思的《咏史八首》“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是很符合左思诗的实际的。在艺术形式方面,《咏史八首》并非不注重,诗人从华丽之中求朴拙,于浮泛之外求深蕴,质朴自然,奔放沉郁,绝少雕镂的痕迹。综上两个方面,钟嵘称赞左思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左思风力”(《诗品》)。王夫之则说:“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破,不绝于来兹者,非太冲其焉归?”(《古诗评选》卷四)这些评价是公允的。

  第二,才志结合,浑然一体。

  陈祚明曾说:“太冲一代伟人,胸次浩落,洒然流咏。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贵简。创成一体,垂示千秋。其雄在才,而其高在志。有其才无其志,语必虚矫;有其志而无其才,音难顿挫。”(《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陈祚明指出左思成功的原因,在于才志结合,是很对的。左思的艺术才能,使《咏史八首》,每首都可以独立,并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用一根高洁理想、情操的金缕线,把首首串连在一起的,浑然一体,内在结构紧密使之不可分割。其一,正面畅抒自己的理想,可谓全组诗的总纲;其二,写遭受门阀制度的压抑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其三,表示要以段干木、鲁仲连为榜样,另僻蹊径,以期报国;其四,写自己甘于孤寂专心著述,成就自己;其五,再写此路不通,而想追奔许由;其六,赞誉荆轲,借以披露情怀;其七,从历史上许多英俊人物沈埋下僚,以慰心中的不平;其八,写社会的黑暗,决心避世,求洁身自好。这些作品中,思想情感似滔滔江水,奔泻翻腾;又似九曲黄河,曲折回环,一咏三叹,反复宛转。慷慨悲壮之中,有细腻旖旎;低音纤气之内,又挟滚滚沉雷。左思把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分别写在各首之中,恰似一个巨手巧匠把颗颗散珠组成一个完整精美的花环。因而《咏史八首》“遂为古今绝唱”(胡应麟语),在中国文学史上,咏史诗体同左思的名字便紧紧联起来了。

  作为封建阶级文人的左思,又处在黑暗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他所写的《咏史八首》不可能不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不能不留下他那个时代所给他的影响,如消极避世的思想,虚无无为的思想。读者不能因为左思的《咏史八首》有着丰富的精华而对其所含有的封建性的糟粕,尽管相比之下份量很轻,而有所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