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中紧张的成语

描写心中紧张的成语

描写心中紧张的成语(36个)

屏气敛息 [bǐng qì liǎn xī]
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屏气慑息 [bǐng qì shè xī]
唐·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
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趁火抢劫 [chèn huǒ qiǎng jié]
郭沫若《尚儒村》:“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喘息未定 [chuǎn xī wèi dìng]
明·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七回:“方才进步,喘息未定,只见前面尘起,叫杀连天。”
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促。
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动魄惊心 [dòng pò jīng xīn]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瞪目结舌 [dèng mù jié shé]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瞪眼咋舌 [dèng yǎn zé shé]
康濯《腊梅花·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寒毛卓竖 [hán máo zhuó shù]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黑云压城城欲摧 [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摧:毁坏。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墙压塌似的。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造成的紧张局面。
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魂飞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魂不附体 [hún bù fù tǐ]
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汗流满面 [hàn liú mǎn miàn]
鲁迅《彷徨·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慌慌张张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惶惶不安 [huáng huáng bù ān]
《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急张拘诸 [jí zhāng jū zhū]
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剑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金鼓齐鸣 [jīn gǔ qí míng]
《吕氏春秋·不二》:“有金鼓,所以一耳。”
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紧锣密鼓 [jǐn luó mì gǔ]
刘绍棠《狼烟》:“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惊魂未定 [jīng hún wèi dìng]
宋·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惊心动魄 [jīng xīng dòng pò]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急处从宽 [jí chù cóng kuān]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箭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大部分的时候是含精养锐的,必要时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红耳赤,箭拔弩张的。”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理屈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毛发倒竖 [máo fā dǎo sh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0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牙嚼舌,满口流血。”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面红耳热 [miàn hóng ěr rè]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面面厮觑 [miàn miàn sī qù]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中问丈人丈母,两个面面厮觑。”
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面面相看 [miàn miàn xiāng kàn]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
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描写心中紧张的成语

描写心中紧张的词语(11个)

触而即发、寸晷风檐、大汗涔涔、汗出如渖、毛发为竖、势如彍弩、相视无言、心神不安、有触即发、焦虑不安、热汗涔涔

描写心中紧张的成语
描写心中紧张的成语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chengyudaquan/1ojnvd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