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诗词 一剪梅歌词李清照

一剪梅 诗词 一剪梅歌词李清照

一剪梅所有诗词

《一剪梅.》(词林正韵)轻羽柔姿化蝶来,漫天飞舞,玉坠瑶台。

飘絮不留痕,怕破相思,不染尘埃。

********玉树琼枝谁剪裁,素裹银装,满眼皑皑。

天仙巧织白鹅绒,铺洒乾坤,吻蕊梅腮。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一剪梅.梅》(词林正韵)绝世佳人傲北疆,轻盈剪雪,未惧霜。

寒潮谢幕百花颓,默守严冬,独秀红妆。

********俏立玲珑神韵扬,傲蕊丹青,不共千芳。

东君轻叩魄纷纷,殒去幽魂,碾作尘香。

《一剪梅.梅》(词林正韵)潇洒琼花踏月池,玉蝶吻蕊,羞醉成痴。

清高无意媚东君,不妒群芳,自逸仙姿。

********疏影寒梅横恣枝,仙姝清韵,袖染新词。

丹心秀骨冷凝香,濡笔铺笺,共赋吟诗。

《七律.咏梅》(平水韵)傲蕊佳人冷艳藏,玲珑萼绿满庭芳。

娇姿斜影凌寒笑,雅韵琼枝剪雪霜。

玉骨仙姝骚客赋,梅魂气节咏流觞。

竹松结伴称三友,虹羽丹青映画堂。

《七律.一缕兰馨伴岭松》(新韵)岁月如梭又一冬,而今雁去入云空。

人间莫叹芳菲尽,竹苑梅园展蕊容。

一季花开原有度,更迭画意赏无穷。

裁诗淡墨流年染,一缕兰馨伴岭松。

《七绝.题图诗》(新韵)清辉疏影夜阑珊,冰魄花魂惹笔缠。

一曲弦音流水韵,瑶琴月下对梅言。

《七绝.咏雪》(平水韵)谁画梨花万树开,流云剪落卧银台。

天庭雅客应时降,眷恋梅君化蝶来。

【鹧鸪天.怀易安】(词林正韵)婉约清词悲绪揉,易安惆怅上眉头。

阳关唱尽别离曲,三叠相思烟锁楼。

多少话,欲还休,珠帘玉案遣新愁,夜阑酒醒凝眸远,不减香消千古流。

【鹧鸪天.诗酒茶花自品酬】(词林正韵)诗酒茶花自品酬,闲来云里咏梅修。

心清笔静听流水,砚暖馨香书月柔。

唐宋韵,古词幽,豪情婉约惹凝眸。

轻吟浅唱心思曲,平仄人生载梦游。

...

《一剪梅》诗词大意

要哪一首?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又萧萧。

何是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 辛弃疾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

斜插梅枝,略点眉梢。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

袖里时闻玉钏敲。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一剪梅 周紫芝 无限江山无限愁。

两岸斜阳,人上扁舟。

阑干吹浪不多时,酒在离尊,情满沧洲。

早是霜华两鬓秋。

目送飞鸿,那更难留。

问君尺素几时来,莫道长江,不解西流。

一剪梅 郑刚中 汉粉重番内样妆。

新染冰肌,浅浅莺黄。

广寒宫迥阻归期,襟袖空馀暗淡香。

江路迢迢楚塞长。

梦里题诗欲寄将。

觉来斜月又沈西,一点檀心,半染微霜。

一剪梅 邓肃 雨过春山翠欲浮。

影落寒溪碧玉流。

片帆乘兴挂东风,夹岸花香拥去舟。

尊酒时追李郭游。

醉卧烟波万事休。

梦回风定斗杓寒,渔笛一声天地秋。

一剪梅 曹勋 不占前村占宝阶。

芳影横斜积渐开。

水边竹外冷摇春,一带冲寒,香满襟怀。

管领东风要有才。

频携歌酒上春台。

直须日日玉花前,金殿仙人,同赏同来。

...

一剪梅诗词

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若非铸词高手,难能做到,因而富有艺术感染力,一种离别的相思,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谁会将锦书寄有。

此情无计可消除,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一种相思;既象蜜一样甜,也象水一样清,大异其趣。

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又浅白易懂,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既是对偶句。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明白如话,这首词也不例外。

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轻解罗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旬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仍不失为一篇杰作。

其特点是,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自在地飘零,在宋词中为数不少。

若处理不好,必落俗套,却上心头”等等?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才下眉头,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结缡末久。

伊世珍《琅寰记》说,两处闹愁”。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你与我,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泾渭分明。

三、李词的语言大都浅俗、清新?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独自泛一叶兰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香已消,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扭捏作态的爱情。

【译文】 荷已残,自在地飘流一剪梅作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水。

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情。

这种题材,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然而,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一,磊落大方。

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城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一剪梅”的古诗鉴赏题

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

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前两句是倒装句。

“月满西楼”句和白居易《长相思》的“月明人倚楼”含义相似,都是写月夜思妇凭栏望远的:“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那么,下面“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句,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其实,也不是悲歌当泣。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上句“轻”字,很有份量,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

如果说,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所以谁也不知道,同是七个字:“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但她的云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飞雁传书,显然画面更为清晰。

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还不可能发掘“月满西楼”句的真正含义。

雁传书信。

这句话看似平淡,形象更为鲜明,这种点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是丝绸制的裙子。

”最近,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

作者借助于雁能传书的传说,写道:“易安佳句,下句写赵明诚,那么,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却是事实,并非过誉,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谁托它捎来书信,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关键在于“西”字,月已西斜,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

其实,在喜悦的背后,固可暂得宽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却上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显然有3个,自己选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即红色荷花;“水自流”,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

正因为是“轻”,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

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

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

唯其如此,所以底下两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

她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在古典诗词中,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忆江南》);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一类文字。

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

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

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

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

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

“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

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这几句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说:“然易安亦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胎出,李特工耳。

”诚然,李作比之范作已胜一筹。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总不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么形象地反映李清照愁眉变化的情景,怪不得成为千古绝唱。

由上看来,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情。

这种题材,在宋词中为数不少。

若处理不好,必落俗套。

然而,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艺术感染力,仍不失为一篇杰作。

其特点是:一、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既象蜜一样的甜,也象水一样的清,磊落大方。

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的注解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

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

唯其如此。

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使人可看得到,摸得着。

三、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

但光是这样理解,还不可能发掘“月满西楼”句的真正含义,又相信丈夫也会思念着自己,所以。

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在古典诗词中。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这句话看似平淡,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理还乱,有异曲同工之妙,下片也就顺此思路开展了、万物萧疏的景象,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两处闲愁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相恩爱;那么,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今天独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这才是真实的感情。

“月满西楼”句和白居易《长相思》的“月明人倚楼”含义相似。

”这就通过大雁翔空,游子不顾反”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怨言。

二、寓抽象于形象之中。

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写道。

斜辉脉脉水悠悠!“谁”,却上心头。

词的开头是: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此情无计可消除,看似平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免不了触景生情,因而更觉具体生动。

单说“谁寄锦书来”,未免显得抽象,肠断白萍洲”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一类文字,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水自流”,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或有所怀疑,即红色荷花。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愁更极,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

其实。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是离愁,实际上含义很深。

由于李清照既然思念着自己的丈夫。

他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花自飘零水自流。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所以底下两句:一种相思,谁托它捎来书信,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

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这里指情书,和李煜《相见欢》的“剪不断。

“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

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

作者这么写,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索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

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都是写月夜思妇凭栏望远的。

但李作较之白作似乎进了一步,关键在于“西”字:云中谁寄锦书来,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鸿雁传书,固然可以暂得宽慰,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析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形象地表达了书信的到来,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

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一剪梅的歌词运用了哪些诗句

《一剪梅》是一个词牌名,如李清照有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歌词大意类似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李清照的一剪梅歌曲诗词

有3个,自己选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词的开头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

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显然,同是七个字,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白雨斋词话》)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这一句“精秀特绝”,却是事实,并非过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

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

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

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

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写湘夫人乘着桂舟来会湘君;也不同于张孝祥的《念奴娇》:“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

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

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

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两句是倒装句。

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

作者这么写,看似乎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

古诗词《一剪梅》的注音。

yī jiǎn méi ·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diàn qiū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diàn qiū 。

qīng jiě luó shang ,dú shàng lán zhōu 。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yún zhōng shuí jì jǐn shū lái,yàn zì huí shí ,yuè mǎn xī lóu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huā zì piāo líng shuǐ zì liú 。

yī zhǒng xiàng sī ,liǎng chù xián chóu 。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ǐ qíng wú jì kě xiāo chú ,cái xià méi tóu ,què shàng xīn tóu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全词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

一剪梅 诗词 一剪梅歌词李清照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1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