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代表诗词

杨慎代表诗词

临江仙杨慎诗词有哪些代表作?

1、《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赏析: 这一首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代表作了,还用作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通过古风曲子的演绎,更添许多悲壮的味道。

2、《出郊》明·杨慎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赏析:把白鹭和绿色的田地作为对比,并用了点破这样的动词,很生动的一幅田园画面就跃然纸上了。

3、《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明·杨慎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赏析:迟迟月和翦翦风把一幅寂寞孤冷的场景烘托得更冷清,以此带出在节日思念家乡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4、《转应曲》明·杨慎银烛。

银烛。

锦帐罗帏影独。

离人无语消魂。

斜风掩门。

门掩,门掩,数尽寒城更点。

赏析:银烛映在锦帐之上,虽然倒影出重重的影子,孤独的人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孤独入骨。

5、《少年游·红稠绿暗遍》明·杨慎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

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

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赏析:虽然街上已经春色很浓,却人烟稀少,让人更是无心赏景,久病缠身的人总是虚度光阴。

有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各一名,并附其具有代...

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品评】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 “ 逆党 ” 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

《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

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远游》有云: “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 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 —— 不见 —— 古人,后 —— 不见 —— 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 —— 天地 —— 之 —— 悠悠,独 —— 怆然 —— 而 —— 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 “ 之 ” 和 “ 而 ” ),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盛唐: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品评】 此诗经 “ 孤城 ” 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首句 “ 黄河直上 ” ,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 “ 黄河 ” 为 “ 黄沙 ” 。

然而 “ 黄沙直上 ” ,天昏地暗,那能看见 “ 白云 ” ?其实, “ 黄河直上 ” 并不难理解。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 “ 黄河远上白云间 ” 的奇景。

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起 “ 万仞山 ” ,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

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 ” ,隐约可见。

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

“ 一片孤城 ” ,已有萧索感、荒凉感。

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

“ 孤城 ” 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这 “ 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

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

久住 “ 孤城 ” ,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

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 “ 愁杀行客见 ” 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

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 “ 怨杨柳 ” 。

“ 怨 ” 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

李白《塞下曲》 “ 五月天山,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有助于加深对这个 “ 怨 ” 字的理解。

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 “ 孤城 ” 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

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 “ 不须 ” 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 “ 不须 ” 的原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 ” 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 “ 王龙标 ‘ 更吹羌笛关山月...

哪首诗词最能代表尔虞我诈的三国历史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诗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短短六十字诗词,淘尽三国无数英雄,一朝三国梦,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

字用修,号升庵。

新都(今属四川)人。

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

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

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

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

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众臣因“大礼议”,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

因他居滇30余年,“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

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

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

本诗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 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

白居易的经典诗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1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琶行》 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琵琶行》 19、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 20、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21、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宋代诗作的艺术特色和代表作品

宋代诗歌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所开拓创造,出现许多优秀诗人作品,形成许多流派,对元、明以后诗歌发展有深远影响,在清代更引起了尊唐、宗宋之争。

可见在古代诗歌史上,宋诗是继唐诗而取得显著成就的又一高峰。

宋诗的成就 ①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有新的开拓和创造。

宋诗比之唐诗,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和表现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等方面都有所扩展;特别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剧烈的历史背景下,诗中所抒发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唐诗更炽热和深沉,成为南宋诗歌的基调。

在艺术旨趣和风格上,则主要向思想、显露、精细方面发展。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评:“诗有词、理、意兴”,“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杨慎《升庵诗话》卷八说:“唐人诗主情,去《三百篇》近;宋人诗主理,去《三百篇》却远矣。

”今人钱钟书《谈艺录》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虽然褒贬态度不同,而指出“理”、“思理”为宋诗特点则同。

重情韵者往往含蓄,重思理者则较显露。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凡例》说:“唐诗蕴蓄,宋诗发露,蕴蓄则韵流言出,发露则意尽言中。

”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亦指出唐诗重比兴,因而“其词婉而微”;宋诗重赋,“其词径以直。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称:“唐诗妙境在虚处,宋诗妙境在实处。

”宋诗又追求精细。

《石洲诗话》卷四又说:“诗则至宋而益加细密。

盖刻抉入里,实非唐人所能囿也。

”颇有见地。

所谓“细密”、“刻抉入里”,一方面指宋诗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刻画,趋于求新、求细,形容尽致,纤微毕现,与汉魏六朝唐诗的浑成凝重各异其趣。

如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评苏轼诗“情与事无不可尽”,就是一例。

另一面指宋诗对用典、对仗、句法、用韵、声调等用工更深,日臻周详。

如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中评黄庭坚:“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讨古书,穿穴异同,作为古律,自成一家。

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

”即指出黄诗在句律、体裁方面的穷极变化。

与上述数点相联系,宋诗又呈现出议论化、散文化和以才学为诗的倾向,则对诗歌艺术的发展造成好坏兼具的影响。

②宋代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和优秀的诗人。

宋代诗人如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在中国诗歌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和唐代的一些重要诗人相比,各有特色。

他们以自己的优秀诗篇,赢得了后人的称赏。

其中特别是苏轼和陆游,人们是把他们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相提并论的。

他们的诗歌作品,在某些方面具有典范的意义。

③宋代产生了数量很大的诗歌作品。

宋诗流传至今的,估计要超过《全唐诗》数倍,已知的诗人,估计有8000人左右。

宋诗不仅数量大,而且其中确有大量的好诗。

那些杰出的和优秀的诗人留下了大量的好作品,即使一些并非特别负有盛名的诗人,也往往有佳篇流传。

宋代的诗歌经过了长期的各种探索,一般说来,诗人们都很重视学习唐人,有的偏重模仿,有的力求在学习中创新。

前者如宋初的九僧,南宋后期的四灵诗派等;后者则更为普遍,呈现出争奇斗艳、推陈出新的局面。

因此,宋诗中流派较多,各种流派之中也常常有发展演变,诗歌的风格也因之丰富起来,不断地产生出大量好诗。

宋诗的发展 严羽《沧浪诗话》曾论到宋诗的流派。

一直到清初,研究宋诗的人,大都着眼于流派的演变。

而在流派演变之外,同时注意历史发展变化的,始于全祖望《宋诗纪事序》。

他讲了宋诗的“四变”:一变是仁宗庆历以后;二变是在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崛起之时;三变是在四灵派出现以后;四变是宋末。

清末民初的陈衍,编选《宋诗精华录》,仿照唐诗,分宋诗为初宋、盛宋、中宋、晚宋四期。

他在第一卷开始时说:今略区元丰、元□以前为初宋,由元丰、元□尽北宋为盛宋,南渡为中宋,四灵以后为晚宋。

他在全祖望“四变”说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较为合理。

参照陈衍的分期法,可分宋诗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北宋前期,即从北宋开国到英宗(960~1067)末。

第二时期为北宋后期,即从神宗到北宋(1068~1127)末。

第三时期为南宋前期,即从南宋初到宁宗开禧(1127~1207)末。

第四时期为南宋后期,即从宁宗嘉定初到南宋(1208~1279)末。

北宋前期 宋太祖、太宗、真宗时期,诗人们基本上偏于消极地接受唐诗的影响,还没有来得及积极地创造发展。

他们主要师法的是白居易、贾岛、李商隐等人。

叶燮《原诗》说:“宋初诗袭唐人之旧,如徐铉、王禹□辈纯是唐音。

”效法白居易的,以王禹□为代表。

王禹□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说他“五言学杜,七言学白”。

实际上他主要学白居易。

王禹□在宋初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称赞他的人说他和欧、苏相伯仲《宋诗□□集》),但他的诗毕竟没有多少显著的特征。

当时学白居易的还有徐铉,李□等人。

效法贾岛的,主要有九僧和魏野、寇□等人。

他们除贾岛外,还效法晚唐其他某些诗人。

他们声气相通...

古代和现代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诗

古诗: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现代诗:1。

《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

《你的名字》纪弦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啊啊,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

3。

《篱笆那边》狄金森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 要骂我! /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4。

《人生》北岛网5。

《静坐》林徽因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很累的一定采纳啊、

关于长江/黄河的诗歌、古诗、诗句、资料!!!!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描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

杨慎代表诗词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1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