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的诗词

扬州大明寺的诗词

有关古蜀文化的诗词

在古代的大诗人中,鼎鼎大名的李白对古蜀情有独钟,他歌吟蜀地的诗词最多.在他的《蜀道难》中,他以虚写实地把古蜀的历史描述为:“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在这里,他把古蜀从蚕丛到鱼凫一直到五丁开山的古史进行了高度的浓缩,从而说明了古蜀道路的难行.李白写古蜀道路之难还不只《蜀道难》,还有《送友人入蜀》.原诗如下:“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而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这首诗说的仍然是蚕丛蜀地之路山高云绕. 除了写蜀地的道路之外,李白还有不少写蜀地景的诗歌.例如,《登锦城散楼》就写到了“锦城”和“双流”,虽然此双流非彼双流,因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双流称为广都,但它的确写的是成都地区古双流地界的景.他是这么描写的:“日照锦城头,朝光散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向三峡,春江绕双流.”在写蜀地风景上,他还有一首脍灸人口的《登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这首诗描写了蜀国仙山的美轮美奂.在峨眉,李白还写了一首《蜀僧》,里面谈到了僧人的音乐到了至高的境界——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请看原文:“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10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李商隐、李贺诗中的古代蜀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杜鹃啼血”的传说,蜀地民众耳熟能详.它讲的是古蜀国杜宇王朝末年,洪水泛滥,蜀国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洪水不流,其相鳖灵令凿巫山,引导水流,形成今天的长江.因其功高,望帝遂禅位于他,退隐西山.后化为子规即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染红杜鹃,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鳖灵取代了杜宇的帝位,建立开明王朝. 而李贺的《过华清宫》一诗也写到了这一点.“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以乐府诗著称,被誉为“诗鬼”的李贺写到了蜀王,伤感情绪的流露让他借蜀王而论当时时政的不公. 谢枋得诗中的蚕桑文化 《蚕妇呤》:“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宋代诗人谢枋得的这首词里的古蜀文化味道十足,一方面“子规啼”暗合古蜀王杜宇化为杜鹃的传说,另一方面诗中把养蚕的细节介绍得十分清楚,那就是怕蚕屎多了,桑叶上的水多变稀了.这首诗反映了古蜀先民养蚕的方式和生活方式. 翁卷诗中的古蜀农耕文化 王安石有《蜀冈》诗:“城郭千家一弹丸,蜀冈拥肿作蛇蟠.眼前不道无苍翠,偷得钟山隔水看.”秦少游也有《蜀冈》诗:“蜀冈精气蓄多年,故有清泉发石田.乍饮肺肝俱澡,久窥杖履一清便.炊成香稻流珠滑,煮出新茶泼乳鲜.坐使二分乡思动,放杯四望欲挥鞭.”秦少游之师苏轼在《书六合麻纸》文中也提到“扬州(六合)有蜀冈,冈上有大明寺井,知味者,以谓与蜀水相似.西至六合,冈尽而水发,合为大溪.”“蜀冈”之名,今已不存,那么“蜀冈”究竟在何处呢?今八百桥与仪征交界处有“峨眉山”,与蜀中之“峨眉山”一字不差.在古史《华阳国志》中,曾记载了古蜀王国的版图:“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圆苑.”这说明,王安石和秦少游在不知不觉中写到了古蜀边界之风景.王勃诗中的古蜀文化精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它内含王勃的少年进取精神,没有消极颓唐的情绪.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蜀州”,在今四川省崇州市,一作“蜀川”,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带.而“五津”就是现在新津县五津镇一带,诗歌描写了蜀地的绝妙风景.诗中重情重义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领悟到了古蜀人的文化精神. 与此同时,王勃还写了一首《蜀中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这首诗写到了“南中”,写到了他在蜀中的思乡情结.这里所说的南中,...

日本唐招提寺为什么向扬州大明寺赠送汉诗刺绣袈裟?

据日本9月7日报道,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6日宣布,为纪念第9批遣唐使派遣(717年)1300周年,将向与鉴真和尚(688年~763年)有深厚渊源的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赠送袈裟,并向媒体展示了这件带有汉诗刺绣的袈裟。

鉴真曾是大明寺的住持,经历了5次东渡失败后终于来到了日本,创立了佛教的授戒制度并建立唐招提寺。

寺院方面介绍,据传天武天皇之孙长屋王曾将写有“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 共结来缘”的1000件袈裟托付给第9批遣唐使,赠予唐朝僧人。

后来遣唐使邀请鉴真来日的时候,鉴真讲述了这个故事,接受了他们的邀请。

本次赠送的是麻制袈裟,整件袈裟被染为近于茶色,被称为“坏色”的颜色,内侧用偏暗的金线刺有与故事中相同的汉诗。

长老西山明彦在记者会上表示,“希望报答来日和尚的恩德”,首先将向大明寺赠送20件袈裟,今后将募集捐款力争达到200件。

...

扬州有哪些古代名人

鉴真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

俗姓淳于,扬州人。

14岁出家大云寺,从智满禅师为沙弥。

18岁,由应邀来扬州的南山律宗开创人道岸律师授菩萨戒。

27岁,回扬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会。

此后,在扬州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阐律,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为4万余人授戒。

为道岸、义威之后一方宗首。

唐天宝元年(742),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来大明寺请求推荐一传戒师“东游兴化”。

时已55岁的鉴真,同思托等人先后6次东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鉴真于第五次东渡中失明。

天宝十二载十一月十六日,鉴真同普照、法进、昙静、思托、义静、法载等24人,第六次东渡日本,历时1个多月,于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庆师引入太宰府。

次年二月,鉴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东大寺,为圣武上皇、皇太后、孝谦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萨戒,后为沙弥澄修等440余人授戒,又为旧大僧灵福、道缘、忍基等80余人舍旧戒后重授具足戒。

是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

唐乾元二年(759)鉴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招提寺,遂由东大寺移居于此。

鉴真除弘扬戒律外,还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词人。

名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

扬州高邮人。

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

后经苏轼、范纯仁等举荐,参加制科考试,授为宣德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

不久又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官。

此间,秦少游发表过许多切中时弊的言论,并望朝廷审时度势,安都定策,区别朋党,任用贤能,遂遭旧党攻击,屡遭贬谪。

绍圣元年(1094)调任杭州通判。

又因御史刘拯谗他增损《实录》,贬为处州监酒税。

复以他罪削职流放郴州,后又除去名籍,贬谪横州。

元符二年(1099),贬徙雷州。

徽宗即位,大赦党人,秦少游复为宣德郎,还放至衡州,途经藤州,游光化亭(一作华光亭),为友人吟诵梦中长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

秦少游长于议论,文丽诗深,兼有诗、词、文赋与书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约派词宗驰名于世。

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

又辑《扬州诗》、《高邮诗》。

?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名燮,字克柔,号板桥。

兴化市(原属扬州)人。

“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

17岁读书于真州(今仪征)毛家桥,20岁从乡里陆种园学填词,23岁于乡里及真州江村教馆。

其时已中秀才,教书非其所愿,约于30岁前后至扬州谋生。

30~40岁间,父亲、儿子、妻子先后去世,家境艰难,靠卖书画度日。

40岁时,应试南京,中举。

44岁时去北京应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县令。

十一年(1746),调署山东潍县。

次年,该县遭灾,他开仓借粮于民,并令富户平粜所积之粮。

任中处理民事,多助穷苦百姓,不帮富商,因之得罪豪绅,于十八年(1753)被罢官。

回扬州后,以卖字画为生,晚年回兴化。

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

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

又善诗文,作品明白流畅,不受神韵格调之缚。

其中,《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作,描写人民疾苦;《家书》、《道情》等作,自然坦率,为世人称道。

人称郑板桥诗、书、画三绝。

? 罗聘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

字遁夫,号两峰。

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

“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

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8幅《鬼趣图》最受注意。

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

三十八年(1773)路经泰安,与几位好友相遇,滞留数月,于次年返里。

42~46岁间,曾游历鲁、晋、豫、鄂等地。

47岁时,第二次赴京。

其间,他曾画蜈蚣、观音、杜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

在外漫游近10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

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

乾隆四十九年(1784),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维妙维肖,传为名胜,今已不存。

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

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

其时收入颇丰,但因豪爽挥霍,8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以返回故里。

返乡之后,作《梅花记岁图》。

嘉庆四年(1799)逝世。

? 王念孙 【王念孙】(1744~1832)清代学者。

字怀祖,号石。

扬州高邮人。

清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后,任工部水司主事、给事中,专心研究治河方略,了解古今利弊,撰写《导河议》上、下两篇。

后历官陕西道、山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给事中、永定河道、山东运河道等。

职中,以秉公持正著称。

历10年完成《广雅疏证》上、下两册32卷。

曾奉旨编纂《河源纪略》一书,还著有...

扬州名人的故事

【鉴真】(687~763)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唐代律宗僧人。

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

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

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唐代高僧,医家。

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

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

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

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

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

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

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

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他在14岁时被智满收为沙弥,配居大云寺。

神龙元年(705),依道岸律师受菩萨戒。

景龙元年(707),出游洛阳,继至长安。

次年在长安实际寺依恒景律师受具足戒。

巡游两京,究学三藏。

对于律藏,造诣尤深。

为他授戒的道岸、恒景,都是律学的一时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人道宣律师的再传弟子。

他的律学,虽师承南山宗,但他并不持一家之见。

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

其后,鉴真东渡日本携带的律学典籍则兼及后者两宗。

在传授中又以法砺的《四分律疏》、定宾(属相部宗)的《饰宗义记》与道宣的《行事钞》三书为主,重点尤在法砺、定宾所著两书。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

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

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聘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先后五次率众东渡,但均因天时、人事不利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

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

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

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

旋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或;为80们僧舍旧戒授新戒。

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

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

如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

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

鉴真去世前,弟子们还采用干漆夹 这一最新技艺,为他制作了一座写真坐像。

日本奉为国宝。

1980年2月,日中友好团体为了增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谊,曾将坐像送回北京、扬州两地供中国人民和佛教徒瞻礼。

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

当时日本佛典,多从朝鲜传入,口授、手抄,错误在所难免。

据《续日本纪》记载,天皇曾为此委托鉴真校正经疏错误。

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

日本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

出生及受戒 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鉴真出生于扬州,俗姓淳于。

702年,鉴真入扬州大云寺为沙弥,706年,受菩萨戒,709年,随道岸禅师入长安,在实际寺受具足戒。

在长安期间,鉴真勤学好问,不拘泥于门派之见,广览群书,遍访高僧,除佛经之外,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造诣。

715年,他回到扬州大明寺修行,733年成为当地佛教领袖、大明寺方丈,受其传戒者前后有四万余人。

时人誉其“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日本宗师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孝谦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礼遇,754年2月1日,重臣藤原仲麻吕亲自在河内府迎接,2月4日,鉴真一行抵达奈良,同另一位本土华严宗高僧“少僧都”良辨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

根据圣武和孝谦的意愿,鉴真作为律宗高僧,应该负起规范日本僧众的责任,杜绝当时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托庇佛门,以逃避劳役赋税的现象,因此,孝谦下旨:“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

但是,这引起了日本本国“自誓受戒”派的反对,尤其是兴化寺的贤璟等人,激烈反对。

于是,鉴真决定与其在兴福寺公开辩论,在辩论中,鉴真做出让步,承认“自誓受戒”仍可存在,但是作为正式认可的具足戒必须要有三师七证,结果贤璟等人皆被折服,舍弃旧戒。

鉴真...

赞美西湖的句子

赞美瘦西湖的句子1.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城西北,历史悠久,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清乾隆时期盛极一时。

2. 瘦西湖实是幅好画,这幅水墨画透出了一丝自然之美,向我们展现着华夏民族的魅力。

3. 瘦西湖边到处都是树,个个根深叶茂,最多的要数柳树,它们都站在湖边,长长的柳条垂向湖面。

4. 走进瘦西湖,就看见湖两岸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我想:要是再过一个月来的话,那瘦西湖两岸的风景一定非常漂亮、迷人吧!5. 望向瘦西湖,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我觉得它更美丽了……6.春天的瘦西湖别有一番风味。

一进入风景区,和煦的春风迎面扑来,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7. 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

单单一个“瘦”字,就诠释了她那独具的魅力。

8. 瘦西湖的美是说不尽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她透在骨子里的那份独有美。

9. 湖的对面有一座小山.山上古木参天.山顶有一座威武、雄伟的盐白塔它也是瘦西湖的一大观赏景点,让游客们赞叹不已。

10. 刚进大门,瘦西湖景致就已略显一斑了。

上翘的飞檐,金色的琉璃瓦砖,顿显一派繁华景象。

11. 我们来到瘦西湖,已经是下午了。

只见湖边叠嶂成峦;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

12. 瘦西湖名扬中外,位于板井巷不远的大明寺,古色古香。

13. 瘦西湖边,每日游人云集,车马骈阗,绮罗盈目,香飘满路。

14. 窗外,瘦西湖一碧万顷,湖面微皱涟漪,一群鹭鸶遨游天空优哉游哉。

15. 春日融融,柳丝轻扬,光溢花香,满眼的绿草红花。

垂柳如丝,感觉连呼吸都包含着春意,索性跟着春天的脚步,乘着春风下扬州,去瘦西湖赴一场春的盛宴。

16. 我们登上五亭桥,站在五亭桥上就能看见整个瘦西湖的美景:湖面细长,景色秀丽,宛如系在仙女腰间的绸带。

17. 我们沿着瘦西湖边走边看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恍若置身于人间天堂杭州的西湖。

18. 站在瘦西湖的桥上,放眼远眺,湖边的垂柳宛如轻盈的少女正对着碧绿的湖水梳妆打扮,翩翩起舞呢!19. 迷人的瘦西湖风采拨动了我的心弦,给我留下了清新隽永的回忆。

20. 再看瘦西湖,它的湖水一碧如洗,远远的望去,如同一条翡翠般的玉带,系在小山的周围。

---------------------------------关于瘦西湖的诗词:《瘦西湖》 清·汪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展开

描写扬州美景的作文

扬州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既有大名寺等千年古迹,又有瘦西湖的旖旎风光。

到了扬州,就让人觉得这里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景象——没有高楼大厦,但道路却特别宽敞。

听了导游介绍,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扬州是座千年古城,不可以造高楼大厦的。

瘦西湖本来并不叫瘦西湖,后来,杭州、扬州两个和尚在下棋,杭州和尚输了,因为这里的风景可以与杭州西湖相媲美,相比之下,只是湖比较瘦长狭窄,故得名“瘦西湖”。

其旖旎秀丽的风光曾触动过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也曾让多少古今中外的游客魂牵梦萦。

曾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瘦西湖“L”形狭长河道的顶点上,是眺景最佳处。

由历代挖湖后的泥堆积成岭,登高极目, 全湖景色尽收眼底。

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构堂叠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为瘦西湖最引人处。

有“ 湖上蓬莱”之称。

走进瘦西湖,就看见湖两岸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来到了钓鱼台,从钓鱼台外面站60度角,从两个洞里正好可以看到五亭桥和白塔呢!二十四桥呈现在了眼前:二十四级台阶,二十四根石杆!真是与它的名字有合!传说,二十四桥是因为扬州有许多桥,才叫二十四桥的,这只是一个虚指而已。

二十四桥景区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桥边樱桃花含苞待放,粉红色的花骨朵儿那么娇柔可爱,富有生机。

上了桥,向远处眺望,五亭桥和白塔在绿树掩映下如诗如画。

望向湖面,亭台楼阁的倒影在碧绿的湖水中依稀可见……扬州的美景可以说是江南风光的缩影,相比雄浑豪放的北国风光,自是别有一番风味和情趣。

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连往返呢?

《极品家丁》中出现的所有诗词。

上联为:长涨长涨长长涨;下联为:涨长涨长涨涨长。

横解为:涨长长涨 上联是:海水潮。

朝朝潮,朝潮潮落。

下联对: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四联 雾舞骛坞雾吾屋 鹤延千年寿,松龄万古春 鹤龄频添开旬清健 鹿车共挽百岁长生 日月双辉惟仁者寿,阴阳合德真古来稀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 一羊引两羔 两猪共一槽 螳臂档车,暴虎凭河,匹夫何堪言勇 --- 蚂蚁沿槐,蚍蜉撼树,愚者妄自称雄。

鸡冠花未放 -- 狗尾草先生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 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梭 榜蟹浑身甲胄 凤凰遍体文章 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未来道者来.弱小书童,不识三代夏商周;俊秀才子,只读四书风雅颂.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做澡盆。

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仁)。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四大绝对:○烟锁池塘柳 -- 炮镇海城楼 茶烹銎壁泉 烽销漠塞榆 灯深村寺钟 ○烟沿艳檐烟燕眼 -- 雾捂乌屋雾物无 雾舞骛坞雾吾屋 ○上八桥,中八桥,下八桥,三八二十四桥 - 金四两 银四两 铜四两 四三一十二两 魏九卿 蜀九卿 吴九卿 三九二十七卿。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从北朝南打东西 金山寺,木鱼声,送火神,念水经,劳土地,整日忙,借月朗,祈天求地圆阴阳 一座庙,二僧人,出三界,遁五行,衣百衲,行万里,游八方,历秋过冬度春夏 另外附赠1、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

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薪的一幅佳作: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

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2、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

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

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蜘蛛虽巧不如蚕3、 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

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

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

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

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4、 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

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

”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5、 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6、 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 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

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

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

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 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9、 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

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10、 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

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

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小妹窗前捉半风 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

11、 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

”遂曰: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

描写扬州美景的作文

扬州古迹扬州 仙鹤寺 市区汶河中路西侧 简介:又名礼拜寺,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伊斯兰教四大名寺之一。

此寺是扬州现存最早的清真寺,乃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所建。

后在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又经阿拉伯传教士哈三重建,以后曾多次重修。

今扬州伊斯兰教协会设在这里。

仙鹤寺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与杭州凤凰寺、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齐名,并称我国四大清真寺院。

扬州 文游台 高邮市人民路507号 0514-4614320 简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也有资料记载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现存建筑大部为嘉庆十九年重建)。

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

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日文游台”。

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

宋代诗人曾几在《文游台》诗中写道“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怀酌,彩笔银钩人唱酬”。

扬州 石塔 市区石塔路街心绿地内 简介:建于唐代,五级六面石塔,原在古木兰院。

塔身石龛有浮雕佛像26尊,具有唐代风格。

此处流传着王播与木兰院饭后钟的故事。

塔侧的一棵银杏为扬州的著名古树,也有千年历史了。

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石塔、唐代银杏、明楠木楼以及后面现代化的石塔宾馆,古今相间,错落有致,成为古城扬州又一个景点,吸引着中外宾客。

扬州 盂城驿 高邮市南门外馆驿巷13、15、17号 简介: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但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

驿原规模宏大,除驿站本身的牌楼、照壁、鼓楼、厅房、库房、廊房、马房等外,临里运河堤有迎饯宾客的皇华厅,驿内有秦邮公馆,驿北有驿丞宅等房屋。

由于历经战火、水灾等破坏,现尚有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

扬州 东岳庙 仪征市前进路 0514-3465509 简介:地区现存惟一的道教庙宇,建于宋代,现占地20多亩。

已建成的东岳宝殿建筑面积数千平方米,气势壮观,堪称苏北第一。

扬州 开元寺 江都市大桥镇河西三丰村(邮编:225200) 0514-6438054 简介:因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故得名。

寺名由大书法家李邕题写。

寺由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南楼等组成,高大宏伟、凝重端庄。

大诗人刘长卿、卢纶、罗隐等曾登临赋诗抒怀:“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卢纶);“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刘长卿);“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罗隐)。

这些绝妙诗句,勾勒出长江岸边古寺的优美景色。

开元寺于清顺治十八年迁移至镇西三丰村,寺貌依旧。

1958年寺废圮。

1994年开始......扬州 观音山禅寺 平山堂路(邮编:225007) 0514-7340946 简介:是山寺的代表,隋炀帝曾建行宫“迷楼”于此。

宋以后历代建有寺院,有“第一灵山”之称。

现展出很多唐代出土的文物。

这里是扬州的自然制高点,远眺江淮南北,一览无余。

扬州 法海寺 扬州市瘦西湖 0514-7321237 简介:有藕香桥、五亭桥及小拱桥通南、北两岸。

该寺始建于元朝元至年间(1264-1294)。

康熙帝赐名“莲性寺”,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曾数次临幸并赐诗赞美,后毁于咸丰兵火,光绪间(1875-1908)重建。

现存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云山阁、白塔等建筑。

其中白塔作喇嘛塔式,高30多米,筑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民间传说为取悦皇帝,有盐商一夜造塔的故事。

白塔塔基为一方行高台,四周围以栏板、望柱、塔庄为折角式须弥座......扬州 慈云寺 江都市宜陵镇 0514-6569004 简介:宜陵是一个古镇,相传因某个朝代的皇妃名宜妃,去世后安葬于此而得名。

历史上的慈云寺,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客堂、寮房、斋堂等殿宇九十九间半,还有康熙皇帝御笔石匾丹青“敕赐慈云寺”石匾一块。

慈云寺于咸丰年间(1851年左右)遭受过一次毁坏。

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4年)进行过一次重修,宣统初年(1909年)寺僧明心和尚又增建部分殿宇,并购置了斋田。

抗日战争期间(1938—1945年)慈云寺被毁...... 扬州 汪氏小苑 地管第14号(邮编:225001) 0514-7328869 价格:10元 简介:汪氏小苑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大型盐商住宅,主人汪竹铭,祖籍安徽旌德。

小苑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

主房屋三纵三进,宅第的四个角落分布有四个花园,打破了传统的前宅后园的格局,形成了汪氏小苑鲜明的特色。

扬州 文昌阁 文昌路和汶河路交叉处 简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故名“文昌阁”。

阁高24.25米,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相似。

阁的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阁的第二三两层四周虚窗,皆可输转。

登楼四眺,远近街景,尽收眼底。

每于节庆之夜,阁上彩灯辉耀街衢,为扬州闹市的一处佳景 扬州 大明寺 蜀冈中峰平山堂路1号 0514-7340720 简介: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而得名。

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

扬州瘦西湖的简介或瘦西湖的景点简介

扬州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而得名。

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是瘦西湖的著名美景。

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

沿着岸边行走,细长西湖犹如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

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

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

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

瘦西湖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石壁流淙、春流画舫、万松叠翠、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

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

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旅游景区如果把瘦西湖比做是一位古典美人,是虹桥揭开了她的盖头;如果把瘦西湖比做是一部长剧,是虹桥拉开了她的帷幕。

就让我们从虹桥开始,领略这“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吧。

大虹桥“扬州好,第一是虹桥。

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萧,处处驻兰桡。

”这里就是扬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虹桥。

虹桥景色优美,曾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在此指点江山,切磋诗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和动人的故事。

康熙年间王渔洋有一首:“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更是脍炙人口,就连乾隆皇帝也曾做诗赞赏过虹桥的景色。

瘦西湖温泉扬州瘦西湖温泉度假村坐落于风景如画的瘦西湖畔,与万花园隔空相望。

度假区占地13万平米,有形态功能各异的温泉池六十八个,分为公众区域和私密区域,公众区域又分为多个各有不同特色的主题空间,湖泊溪流、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竹林小径与温泉池完美结合,相映成趣。

瘦西湖温泉度假村周边景点分布密集,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等景点簇拥四周。

距市中心文昌阁约五分钟车程、距扬州市火车站约15分钟车程;距镇江、泰州40分钟车程;距苏州、南通、盐城、淮安等2个小时车程;距上海、杭州3个小时车程。

是集温泉养生、健康客房、营养餐饮、商务会议、健康测评中心、SpA、休闲娱乐为一体,是华东地区首席“wellness”温泉休闲度假基地。

瘦西湖温泉度假村门市价格是 188元五亭桥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

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

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五亭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

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

五亭桥的桥墩由 12 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

清秀的桥身和沉雄的桥基,两者为什么能配置得如此和谐呢?答案就在桥洞。

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

空灵的拱顶卷洞配上敦实的桥基,桥基在直线配上桥洞的曲线,加上自然流畅的比例,就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难怪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钓鱼台深入湖心的钓鱼台,原来是演奏丝竹乐器的地方。

相传当年的乾隆皇帝逛到这儿,不知怎么的就来了钓鱼的兴趣。

于是立即有人送上了鱼杆。

可是瘦西湖里的鱼却偏偏不听话,平日里一呼百应的乾隆皇帝钓了半天,就是没有一条鱼上钩。

这下陪同的扬州盐商着急了,当即悄悄选了几个水性好的水手带着活鱼潜到水下。

举着荷叶,靠荷茎来换气。

上面的乾隆鱼杆一落,下面的活龙鱼就被挂上了钩。

这下乾隆爷自然是龙心大悦了。

在中国,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但扬州的钓鱼却是众多钓台中体量最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座。

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

站在钓鱼台斜角 60 度,您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

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

这里也是外地游客到扬州一定要留影的地方。

那洞中借景的画面正好对应了“三星拱照”的名称。

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

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

当年的北宋皇帝宋徽宗很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决定在京城开封府建造一座万寿山。

这块来自广西的钟乳石,就是在运输过程中恰好碰上方腊的农民起义而遗落在扬州的。

这也是目前扬州最大的一块钟乳石。

钟乳石是溶洞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它的造型十分优美,看,这不正是一座船型的盆景吗?——钟乳石 让我们再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便能登上小金山的风亭。

风亭是瘦西湖景区的制高点,它就是 朱自清先生所说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

风亭上有一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以;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

风亭这个名称就取自于上下联第一个字而得名的。

所谓“山不在高,贵在层次。

水不在宽,妙在曲折。

”...

赞美扬州的风景作文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的家乡扬州是座风景优美的千年古都。

她有很多名胜古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瘦西湖了。

历史上也有很多的诗人来赞美扬州,如徐凝的《忆扬州》,杜牧的《寄扬州》……扬州的维扬菜也是闻名全国,自称体系,色香味俱全,如“扬州炒饭”,“三头宴”等。

作为一个现代的扬州人,我更爱现在的扬州。

特别是这几年,扬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火车开通了,长江上架起了闻名世界的润扬大桥,飞机场也在紧张的建设当中,旅游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起来。

我为自己是一名扬州人而感到骄傲。

同时我也会好好学习,为家乡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把我们的扬州建设的更加美好。

就像江爷爷说的:“把扬州建设成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

” 我爱我美丽的家乡--扬州!...

扬州大明寺的诗词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1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