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晚霞中的群山峻岭的诗词

形容晚霞中的群山峻岭的诗词

金秋诗词欣赏解释

江势涛1933年生,湖北浠水人。

高级政工师。

离休干部。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东坡赤壁诗社理事,浠水县文联、作协名誉主席、顾问,浠水清泉诗社名誉社长。

诗作在《中华诗词》、《诗词之友》、《华夏吟友》及省、地诗刊发表约300余首。

出版有诗集《笔花诗集》,自撰和编辑其它书籍约200万字。

农村春日情趣春暖花开春意浓,备耕战鼓震长空。

田平似镜微波漾,泥烂如浆沃土松。

嫩绿秧苗将出嫁,芳香肥料已分工。

催耕布谷飞来晚,旧调迟啼脸也红。

蔡河行绿色工程何处觅?时逢重九蔡河行。

茶桑园圃连千亩,柑橘人家聚万金。

漫架葡萄垒硕果,成荫松竹掩新村。

无边景色迷人眼,犹把金秋误作春。

赠县政协副主席陈寿曾光荣离休同君共事胜从师,恨遇时迟慰是时。

除弊不辞当诤友,兴农岂惜费神思。

风云无改鲲鹏志,岁月难更战士姿。

谁信人生随职易,清流激处好吟诗。

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开馆感怀今朝馆启叶归根,壮士归兮故土馨。

红烛照明先哲帜,文章哺育后来人。

胸怀广阔通千艺,铁笔纵横抵万军。

一代宗师风范在,清泉白石榜先生。

江泽民1926年生,江苏扬州人。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吉林雾凇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江绍芝1928 年生,湖北应城人。

师范毕业。

退休教师。

应城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在全国40多家书刊发表诗联作品200余副。

传入《中国传统文学选集·对联卷》、《中国对联年鉴》、《中华诗词十五年年鉴》、《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中华当代诗词家大典》、《中华诗词家宝鉴》等。

元宵十五良宵景万千,火龙几路舞狂颠。

山城今夕人潮涌,欢度辉煌不夜天。

赞教师桃李芬芳园丁栽,精心培育栋梁材。

教鞭逐赶残冬去,得意春风带笑来。

咏菊百态千姿满月台,年年秋菊重情开。

花馨喜得群芳羡,晚节保持香自来。

游园垂柳芳草耀春光,城港弦歌绕画廊。

茉莉花丛鸠唤雨,蔷薇架上蝶寻芳。

爷孙牵手童心荡,伴侣联翩舞兴狂。

人在画中嫌日短,动人怀感是诗乡。

江茂鹏1928 年生,福建泰宁人。

北师大毕业。

中学高级教师。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曾任县老年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关工委副主任、杉阳诗社副社长等职。

爱好诗词,其作品在《中国当代诗词》、《当代千家诗词选》等书刊发表。

传略辑入《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中华英模大辞典》等辞书。

农村新貌农家昔日苦辛尝,改革今朝意气扬。

少妇骑车奔大道,老翁着履入高堂。

家家足食呈新貌,户户层楼换旧妆。

应感中枢多善政,黎元十亿乐无疆。

园丁颂莫道园丁淡且穷,春风化雨暖心胸。

施肥浇水蓓蕾茂,培土修枝花朵红。

科教兴邦邦旺盛,英才治国国昌隆。

欣看桃李齐争艳,笑煞夕阳胜彩虹。

江诗炎土家族,1932年生,湖北长阳人。

副研究员。

1951年入伍赴朝参战。

归国后毕业于汉口高级步校。

曾主编《抗美援朝亲历记》一书。

先后有50余首诗词发表。

瞻仰毛主席遗容伟人安卧簇鲜花,仰瞻凝望泪沾纱。

薪传三代承遗志,领袖英灵耀中华。

忆就读汉口高级步校各路精兵聚军校,熔炉锤炼铸英豪。

国魂卓绝真如铁,习武研文一代骄。

武落钟离山廪君颂武落山颠向王庙,悠悠千载系巴魂。

清江碧浪浮沤处,土舫依稀逐白云。

志愿军颂金刚鸭绿艳如霞,美帝贪婪欲采花。

抗美援朝伸正气,保家卫国击狂鸦。

三年激战犹拉朽,五次鏖兵似切瓜。

莫道美军装备好,铁拳揍得叫哇哇!四方洞水电站群山峻岭水源寻,万丈落差惊鬼神。

七洞导洪威力大,双流跨越布局新。

平湖高峡苍岚秀,翠谷飞旋机电轮。

直上云梯九千步,工程宏伟众人钦。

西江月·重阳秋色染红枫叶,滴滴露润黄花。

艳阳九九倍光华,情醉琴棋书画。

柳荫闲庭信步,欣逢老友拉呱。

谈今论古漫无涯,心系振兴华夏。

江冠英又名绪明,字映月,号东村耕夫。

1947年生,福建连城人。

农民

姑田农民诗社副社长。

诗联、谜、书等作品入编各类大型专辑。

著有《高山流水》、《耕庐汇稿》诗文集。

西山游记(五首选三)耸峙西陲气势昂,巍然亭阁立苍茫。

奇松百尺风涛涌,怪石千方神态扬。

日映清潭花弄影,烟笼翠幕鸟梳妆。

红霞春色迷人醉,举手攀天挽夕阳。

花明柳暗路重重,景物斑斓触思浓。

古迹无存遗石鼓,新亭半壁唱松风。

谁怜鸟雀缚篁树,可叹僧尼迷磬钟。

举首云天舒雁字,高峰欲上觅诗踪。

江勇勐1963年生,辽宁岫岩人。

中华诗词学会团体会员,富锦市诗词协会理事。

著有诗集《边草》。

望山偶题他山突兀此山平,有负游人一望中。

问汝同乡谁死后,丰碑堪上当奇峰。

友人会饮祝辞总是无暇话友情,奔忙生计各西东。

难逢眼下三杯尽,一笑人间万事轻。

缭乱愤忧从酒散,峥嵘志气作山横。

胸怀日月空为耳,大义何当试请缨!登山感题奋力殊途共一登,山头感受岂相同?云争兴致山争势,我养丹心汝养容。

既敞胸襟怀旷远,还舒羽翼造长空。

人间自有高风在,不入低俗想象中!沁园春·暮春登乌尔古力山望远咏怀万古山川,复此登临,感慨如歌。

叹光阴荏苒,沧桑变换;晃然吾至,壮岁时节。

数术文章,痴迷少小,立志何宏奈窘多!终于是、落犁前钝骨,虚共蹉跎。

今逢盛世家国。

这既往沉沦且莫说。

...

初一语文课本后面的10首古诗的翻译。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gt,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

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

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

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

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

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

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

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

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这种回环往复的视角变化和预想未来回忆现实的写法后来被称作&quot,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多应说着远行人'。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很多人都指出这句把"眼前景反作日后怀想,此意更深',也许确乎有过关心他的友人寄书探问,也许是臆想中对令狐等掌权者垂询的深切渴望,满怀希望和虔诚地投寄于能够给予其全部生命和事业当权者。

因此. 作者当时幕居东川;>,内即内人。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

《夜雨寄北》[1]这首诗一作料得闺中夜深坐,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究系何人,不得而知。

却以萧萧暮雨中,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

首句写景,写沉醉兴奋之情?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都是记游赏之作;,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来到这座古老的寺庙,初升的太阳映照着高耸的树林。

竹丛中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周围的花草更加显得葱郁幽深。

山林的美景使得百鸟自由地欢唱,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愈忠厚,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姚培谦<乌台诗案&quot。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 [4]设想重聚后的光景.蜡烛点久了会结...

毛泽东的《忆秦娥 娄山关》全词的理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2月【译诗】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赏析】据笔者所见,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诗作中绝对第一流的作品,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自己对这首诗的解释(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将郭沫若的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气在清样的四边空白处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

这是作者告诉我的。

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

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

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

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2月。

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

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

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

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由此看来,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

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这首诗慷慨悲烈、雄沉壮阔,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节情景。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党中央和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此诗所写的就是当年2月26日红军先锐重占娄山关后,毛主席及中央领导机关跟进途中经过娄山关时的情景。

按前面所引毛主席所解释的情况:“词是后来追写的,……”毛主席追忆了当时的风物及心情。

此诗上半阕,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

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凭添悲壮。

接着第二句,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

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这个画面可以剖成三个字组成的意境,一幅晓月寒霜图,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

就在这霜、晨、月(有意分开,让我们细细品一品这三个字本身的美)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

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

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

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以下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七首诗),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豪气再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

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

正是在这样的当口,诗人毛泽东在上半阕正视了红军的现实处境,但在下...

形容晚霞的诗词

刘禹锡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陈嘉言 【晦日宴高氏林亭】 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居易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

赵彦端浣溪沙】晚霞明处暮云重。

小桥东畔再相逢。

钱起 【访李卿不遇】 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

...

描写晚霞的诗词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唐)刘禹锡《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

——(元)白朴《送词》斜日消残雨,红霞映晚村。

——(明)卢桂《西石晚霞》...

描述晚霞中的山水诗句

[南朝]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元] 白朴《送词》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描述晚霞彩云的古诗词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夏宿江南不识花,对饮湖色一点霞思乡探月清宵立,念井盘云明朝闲。

春风不解良人意,霞烟何日洒窗前?附:含有“春霞”的古诗:晦日宴高氏林亭 崔知贤上月河阳地,芳辰景物华。

绵蛮变时鸟,照曜起春霞。

柳摇风处色,梅散日前花。

淹留洛城晚,歌吹石崇家。

元日早朝 耿湋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

远珂时接韵,攒炬偶成花。

紫贝为高阙,黄龙建大牙。

参差万戟合,左右八貂斜。

羽扇纷朱槛,金炉隔翠华。

微风传曙漏,晓日上春霞。

环佩声重叠,蛮夷服等差。

乐和天易感,山固寿无涯。

渥泽千年圣,车书四海家。

盛明多在位,谁得守蓬麻。

慈恩寺怀旧李端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

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

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

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

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

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

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

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全真,郄公况重臣。

唯应抚灵运,暂是忆嘉宾。

存信松犹小,缄哀草尚新。

鲤庭埋玉树,那忍见门人。

西江月 吴文英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暮烟斜。

五更箫鼓贵人家。

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

小帘沽酒看梅花

梦到林逋山下。

题表丈三大夫书斋 杨巨源盛府自莲花,群公是岁华。

兰姿丈人圃,松色大夫家。

素卷堆瑶席,朱弦映绛纱。

诗题三百首,高韵照春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唐] 令狐楚《少年行》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送词: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白朴)未成年。

...

描写晚霞景象的古诗词

《终南山》作者: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注解】: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韵译】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描写晚霞夕阳的诗词有哪些?

描写晚霞夕阳的诗词有 1几百黄昏声称海,此刻红阳可人心。

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译文] 夕阳西下老牛归来时,牛背上不见有人卧,却驮着个寒鸦,老牛与寒鸦一起回来。

《村居》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首诗以淡墨写生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寂的山村晚归图,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水绕陂田竹绕篱”,远处,淙淙溪水环绕着山坡上的层层梯田;近处,摇曳的翠竹环绕着短短的篱笆。

由远及近写来,竹、篱之内的茅舍宛然在目。

首句写景中已点了“村居”之题。

两个“绕”字用得妙,把水、陂田、竹、篱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音韵流美,情味悠长。

“榆钱落尽槿花稀”,那篱边榆树枝头的串串榆钱早已落光,篱上的木槿花也只残存稀疏的几朵了。

笔触由篱外转到篱内,写出山村农家庭院内的风光。

这句景物描写中已表现了季节特征。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夕阳西下,在暮色苍茫中,一头牛缓缓归来。

牛背上没有短笛横吹的牧童,只立着两两悠闲自在的寒鸦。

“寒”字,点出这是深秋季节。

夕阳牛归,这是前人诗中多次出现过的景象。

诗经?王同?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这些诗句都描写了这种田园风光,而且都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以得得的牛蹄声衬出山村的静谧。

此诗在牛背上点出两两寒鸦,就更富诗情画意了。

总起来看,此诗景真情真,给人以恬静的美的享受。

诗风疏野冲淡,自然而又自然。

孙联奎《诗品臆说》说:“有真性故有真情,有真情故有真诗。

”对于此诗,我们也可作如是观。

参考资料 张舜民 .《村居》.未知:未知,北宋...

形容晚霞中的群山峻岭的诗词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2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