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诗词《明月几时有》评课

音乐与诗词《明月几时有》评课

求:古诗词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背景音乐 mp3

比较经典的有《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下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月满西楼》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比较新的诗歌那么就当属王菲的《幽兰操》了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有关“月”的诗词、歌曲。

来一段美文更好。

诗词 关於月的诗句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藐云汉。

〈明月三五夜〉 元稹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

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 〉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中秋月》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新月》 赵嘏 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

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明月夜留别》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新月》 徐寅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

嫦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九月》李贺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

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白居易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寒食月夜》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感月悲逝者》 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八月十五日》 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 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 白居易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海口市义龙中学 郭晓敏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注重素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课改时期,如何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创新平台,是众多教育者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教师,我们不应该再拘泥于旧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积极投身于教改,自觉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更合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这其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极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是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引起许多争议,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是收获与风险并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今天我在这里,主要想结合自己多年来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切身体验,谈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时,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为己所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一、正确认识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涵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多媒体教学可以营造恰当的情景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课上用多媒体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从视听诸方面接受与课文相关的教学信息,增加对课文的学习兴致,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了,因为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直接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

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能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重要。

2、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延伸教学空间 。

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层面。

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3、用多媒体教学能扩大课堂容量,加快课程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我们能迅速地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而改变以往先板书、后空泛讲解的低效程序。

同时,在展示方式上一改过去只有抽象文字,取而代之以图文结合体,使同学们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板书的重要内容。

同时,还可更大程度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教学素材范围涉及面广,除了学生常见的小说、诗歌、散文、文言文之外,一些科技性说明文、哲学论文等也有选载,而在学习一些内容相对来说较为陌生或比较抽象性的文章来说,要让学生接受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转变这种状况。

三、多媒体教学的劣势。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于课堂教学固然是好的,但一味地赶时髦,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显然又使我们的多媒体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

1、过分追求形式,内容华而不实。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过多地加入了音乐视频及其它一些动画。

虽然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 但课堂的重难点并不突出。

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变得晕头转向。

最终造成本末倒置,使本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多媒体变成了追求多种感官刺激的干扰源,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扎实地进行语文基础教学,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用做课件代替备课,以多媒体演示代替上课,助长了教师及学生的惰性。

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搜索资料、整合素材、设计并制作课件上。

过分地强调课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使用课件才能把课上好, 甚至认为板书都是多余的, 教师们不再重视三笔字、朗诵等基本功训练,因为不需要,也因为在信息化教学中,动动鼠标就可以达到。

教师成了一个点击鼠标的工具, 电子板书占据了整堂课, 学生不再认真做笔记, 而更依赖于拷贝教师的教案。

听觉和视觉成了一节课最重要的环节。

孰不知亲手演练才是学生学习及巩固知识最重要的环节。

3、看似精彩的设计,单一固定,扼杀学生的想象思维力。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以阅读为基础,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欣赏和再创造,在与作者的“共鸣”中,激起自身的情感体验。

而每个学生因生活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在过多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被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课件中,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地固化在简单罗列的图片、动画和教师事先做好的文本解读上。

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展开全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意: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一零七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其立意,构思,奇逸飘渺,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

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诗词赏析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脱化而来的。

“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

“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真可谓“奇逸之笔”。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

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

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

结束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

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

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意: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一零七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其立意,构思,奇逸飘渺,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

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诗词赏析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脱化而来的。

“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

“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真可谓“奇逸之笔”。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

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

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

结束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

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

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

【我认为古诗词中最好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同感的...

流行歌曲很少有的啦怀旧的到是有01.陈洁丽 -《醉花荫》 李清照[醉花荫]词02.王菲 -《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词03.邓丽君 -《清夜悠悠》 秦观[桃园忆故人]词04.安雯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词05.陈洁丽 -《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词06.邓丽君 -《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词07.侃侃 -《声声慢》 李清照[声声慢]词08.邓丽君 -《思君》 李之仪[卜算子]词09.邓丽君 -《胭脂泪》 李煜[乌夜啼]词10.邓丽君 -《霖铃》 柳永[霖铃]词11.邓丽君 -《万叶千声》 欧阳修[玉楼春]词12.邓丽君 - 《芳草无情》 范仲淹[苏幕遮]词13.邓丽君 -《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词14.邓丽君 -《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词15.罗文 -《满江红》 岳飞[满江红]词...

给推荐几首带有古典诗词韵味的经典歌曲

展开全部 邓丽君《在水一方》——《诗经》中的《蒹葭》 王力宏《盖世英雄》中的《花田错》——选自《花田错》 刘德华最近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元素,曲风悲怆雅致,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

《新鸳鸯蝴蝶梦》——部分选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徐小凤的《别亦难》 《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 毛宁的《大浪淘沙》。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

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

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

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

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要说的是,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或胸怀。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张明敏的那个版本到了。

香港的武侠剧和历史剧中是最爱用这类作品的。

而大陆方面,则多在表现某一主题的文艺活动中,喜欢讲一些相关的唐诗宋词谱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来表现一种既定的主题,籍诗词的影响力与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听众进入状态,从而受到预定的效果。

另外一首广为传唱的则是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恼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状。

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

他又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系了。

《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

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喜欢讲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人情感为主. 后来有一个冯小泉,因为他本身史学民族乐器出身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自认就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他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

音乐与诗词《明月几时有》评课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