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净山中大雨(诗词鉴赏)

隐净山中大诗词鉴赏

求诗词分别5首高考原题带赏析 原文不要太长

2015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飞。

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厉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I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答案】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201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4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提炼和概括诗歌中相关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C级。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解析】此题的解答方法与前面第9题相同。

诗人“开颜”原因诗中一再提到,要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再作适当的联想、引申、整合,如题目中的“新居”可联想到朋人新居刚刚落成;颔联与颈联描绘的景色很迷人;首联中点出的风景之“闲”可衬托诗人心境的“悠闲”;颔联与颈联新居环境描写中选取的典型物象——山、水、松、红药,可暗示主人的品味高雅;尾联“认得”一词,此处意思为“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相当于说“只有老朋友你能长处此间”,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仰慕、认同,说明二人是志同道合、心灵相通。

再对上面内容加以提炼整合即可。

【点评】此题表面看是考查提炼和概括诗歌中相关信息,实质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同2014年的第⑵小题,鉴赏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这江苏诗歌鉴赏题一贯的命题风格。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D级。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目问的是什么,“赏析写景艺术”换一种问法就是:“写景手法是什么?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描写景物的手法通常有:(1)描写景物的角度(空间、色彩、感觉器官等);(2)表现手法的角度(抒情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等;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铺陈描摹等);(3)结构特点的角度(一句一景、句句写景、景语作结等);(4)锤炼字词的角度(一字传神,惟妙惟肖再现景物特点等);(5)修辞手法的角度(考纲列出的七种)。

“赏析题”答题时要具备三方面内容:一是“用了什么手法”、二是“如何用这种手法”、三是“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或表达什么样情感”。

具备以上的知识储备,解答此题就一定思路。

困难的是点难以找全,特别是第一点——“选取景物,铺陈描摹”,考生难以想到。

【点评】赏析题是传统考题,每年都考,但每年选择的文本与赏析的角度并不一样,今年这道考题贴近考生生活,贴近考生实际,是一道不错的考题。

但提供的答案如“选取景物,铺陈描摹”值得商榷,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评价...

春节对联及横批,赏析(10条)急!!!!!!!!!

借鉴!!!!!!!!!!你可以捡重要的赏析写。

1. 风声雨声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楹联丛话》卷六)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楹联丛话》卷六)云: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苏文洋《古今联话》第139页)云: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2. 重九节塞上称觞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二)。

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

乾隆55年(1790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

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戏,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

3. 今年季子不回家 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 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 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

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名联趣谈》284)。

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

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

王君实先生在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

此联在结构上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读起来,节律感很强,用二元序列表示为:110,110,1100011 / 001,001,0011100 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复一次,而且与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结构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

这是我们上面没有提到的最佳结构。

此联在用典上也非常讲究,上联用《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4. 东墙倒西墙倒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楹联丛话》卷一)。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总是道貌岸然。

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默。

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

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

这是最早的用韵联,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梁章钜也写过一副用韵联如上(《楹联丛话》卷十二)。

此联挂在"藤花吟馆",记录了他在58岁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评价,对联用韵,并非必要,但用了韵,读起来更入调。

十年后他又将此联作了修改: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此联挂在浦城的"草堂",时年68岁(《楹联续话》卷二)。

将两联比较,可以了解梁章钜 在诗艺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此联是何淡如(1820-?)为佛山"春色赛会"写的对联(《名联谈趣》54条)。

写出了民间欢乐的元宵节情景:灯月交辉,游人如织,多么美好的春夜! 用韵后加强了欢快浪漫的气氛。

5. 酒狂称圣草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 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这是梁章钜为江苏常熟草圣祠写的对联(《楹联续话》卷一)。

唐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世称"草圣"。

此联将张旭的书酒风格写活了。

如见其人,如观其字。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这是清代诗人顾复初为成都杜甫草堂写的对联(《古今联话》第148页)。

杜甫是"诗圣",风格与"草圣"不同,而且草堂不是祠庙。

此联从时代着眼, 上联以感叹口气说,几千年来能有几个杜甫这样的诗人。

下联说,即使像这样的诗人在当时也并不得意,但他 的精神财富是流传下来了。

6. 萍水因缘成一梦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因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这是小凤仙挽蔡锷联(《古今联话》第202页)。

此联情词并茂,款款道来,儿女情长而不减英雄本色。

论者以为非小凤仙所作,究竟出自何人手笔尚待考证。

燕支即燕脂,与鹏翼相对。

因缘比姻缘意义更广。

名既大谤亦随焉学术之争犹有待千秋定论 健则行倦则睡耳哲人...

30首古诗带诗意和诗人

17、 关雎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栖息在河中的小岛上。

美丽文静的姑娘,真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择取。

美丽文静的姑娘,日日夜夜地思念她。

追求姑娘难以如愿,更加日夜思念着她。

相思之情绵绵无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择取。

美丽文静的姑娘,弹琴鼓瑟以求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择取。

美丽文静的姑娘,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18、 蒹葭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19、 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0、饮酒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2、 次北固山下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23、 使至塞上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25、 行路难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6、 望岳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27、 春望 山河依旧国都早已沦陷, 草木茂盛满城都是春天. 感伤时局泪水溅是了花朵, 亲人离散鸟啼声更让人心伤. 战争连绵了整个春天, 珍贵的家书也难相见. 满头的白发愈搔愈短, 稀疏得简直无法插簪 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

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

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

求鲁迅或者王维的生平事迹,要非常详细,可以用来写一篇作文的!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

次年贬荆州长史。

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

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

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

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

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旧唐书·王维传》说代宗时王缙编次王维诗 400余篇。

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王维诗文凡10卷。

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后归陆心源□宋楼。

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以影印出版。

元刻有刘须溪评点《王右丞集》(诗集) 6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其中已杂有钱起、卢象、崔兴宗等人作品。

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这是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

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1年将赵注本重加校订,排印出版。

又郑振铎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用赵殿成注本等四种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库》中。

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顾起经注本和赵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维年谱。

今人陈贻□有《王维生平事迹初探》一文,后附《王维简要年表》(载《唐诗论丛》)。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

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雪景 传为王维作 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

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例如“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以及《鸟鸣涧》、《鹿柴》、《木兰柴》等诗,都有体物入微之作。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

诗词赏析《有美堂暴雨》

也评苏轼当时正在有美 堂中宴饮,而 随风而至的雨却已从东飞来,自然凑泊。

杭州乃山水胜地:“余……奉使过海,中流有龙焉,倒垂云际,人见之历历可辨也。

始信‘水立’之语非妄,澎湃的雨声。

在描写暴雨的前奏之前,颔联接着写暴雨自远而近的情景。

苏轼诗其实也直追李白,不乏豪放雄奇之作。

这样,诗就不是单纯的对暴雨的描摹,而能出文以遐思逸想,使诗大放异彩,天风海雨逼人,景象超迈,供你参考】此诗通首描写暴雨,但只有诗人。

风而言“黑”是紧承首联对句。

有美堂下的西湖此刻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前人评其“壮哉”! 前两联写雨,挥洒不去,大有黑云压座堂欲摧之势。

此联起笔雄壮,极言其小,将西湖喻为一只“金樽”,水波潋滟。

然坡诗实不以锻炼为工,其妙处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

但诗人飞腾的想象并没有 到此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爱的前辈李白的故事,才能够将生活中这种常见的、但又是 稍纵即逝的景物赋与永恒的意义,苏轼则因暴雨倾盆而激发灵感。

前三联大手笔铺排,正面写雨已势所不能,而苏轼意犹未尽,于是另辟蹊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山的地势之高。

对句在描写平地霹雳之后续写乌云压座。

所谓“顽云”,苏轼其实是不能望见大海的,然而。

山上之“有美堂”,为杭州太守梅挚于嘉佑二年所建,写出像美玉般的诗篇。

”吴山距海较远,泣则出珠。

”“倒倾鲛室泻琼瑰”,即兴写下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先写暴雨将至。

一声霹雳,写倾盆的雨势;对局属闻。

滂沱的大雨:“坡诗有云。

在拨不开的浓 云堆积低空的时候,而不是在什么别的地方看到的;“吹海立”:“九天之云下垂。

作者先写雷声,后写了云。

在诗的后半,一连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正面描写暴雨的声势,出句属见,不废机织。

其眼能泣,以想象夸张的手法描述怒水狂涛如山壁耸立的景象。

水何得而立?《五杂俎》作者谢肇氵制以其亲身经历解说此句谓,突兀而来,渲染出初秋时节,暴雨忽至的惊人气势。

颔联写暴雨倏忽倾泻。

“天外”。

《国史补》载:“白在翰林,多沉饮,玄宗令撰乐词。

从自然现象来看;同时, 他写的是一位诗人特有的想象和感受,而不是别人的想象和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大雨倾盆,金樽如满盛琼浆。

一“凸”字,形象地刻画出“金樽”水满将溢未溢之状。

”苏轼在此时不能不想到他敬爱的前辈所创造的这联惊人奇句,吴山东南却是钱塘江出海口,虽为想象,铿锵不绝,真可震天动地,苏轼以李白自喻,苏轼通判杭州时,以豪放为其特征,从而显示了它的美。

但必须注意的还在于苏 轼写的是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的暴雨?苏轼以其妙思奇想,与海,李白经泉水浇洒而赋乐词,苏轼又将其想象成一只巨大的羊皮鼓,那密密麻麻的雨柱犹如千万支鼓锤,无数鼓锤交替疾下。

”读《有美堂暴雨》,《有美堂暴雨》即为一例,而前半篇与后半篇用的是两种手法。

此联出句用典,说李白醉中赋诗事,称心而出,无丝毫雕琢痕迹。

此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所谓“拨不开”,预示暴两即将来临。

次联,极写当时天昏地暗的景象,犹言极远;“黑风”。

”“唤起谪仙泉洒面”,意谓这场暴雨就是洒向李白令其醒酒的泉水,这只是字面义。

用传统的术语来 说,忽如其来,犹如在脚下响起,转眼间,乌云密布,但却别开生面。

出句用李白醉中写诗的事以及大雨激发了自己的诗思,要像李白那样醉中挥毫,一似全不着力而自然沁人心脾,这两句应是倒装,意谓这倾注不息的大雨就是倾倒鲛室而滚出的粒粒珍珠。

此联应为整体比喻,此其独绝也,筵中有鼓乐。

“吹海立”是对风的狂暴的极度夸张,是对由风吹来的水的翻卷而引起的联想。

颈联写暴雨的远景。

从而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内心活动。

暴雨是谁都经历过的。

熙宁六年初秋,苏轼饮于有美堂,忽遇暴雨,四海 之水旨立,空气似乎像凝固了一样。

乌云低而密,带电云离地甚近,雷声也就像自地而起了,也在情理之中。

对句“浙东飞雨过江来”,与出句情景相合,形神俱工、天相较,都活话出乌云低沉.浓密的情态,说明气压极低,离水尚百许丈,而水涌起如炊烟,真与相接。

《瓯北诗话》载:诗的首联写暴雨欲来之势,地势高敞,濒临湖水,作者接连用了几个比喻 来形容这场暴雨。

一写雨势之来:‘清诗要锻炼,方得铅中银’:“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

它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是前赋后比,所以见景生情,因近取譬。

“游人脚底一声雷”.贴切,使人如见如闻,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

此联语含双关,正面写雨,通过这一比喻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尾联进一步写雨【这里有3篇,三 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有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声钟吕 气势逼人 ——苏轼诗《有美堂暴雨》赏介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东坡词“自是一家”,从侧面烘托了雨势。

遥望中西湖坦荡的水面,直觉诗声如钟吕,像...

诗词赏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什么意思

夜静春山空写静,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

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

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司马光《客中初夏》诗歌鉴赏

《客中初夏》 (七言绝句) 南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诗中前两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色,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是有寄托的。

作者调动我们熟悉的景物布置了一个清明和暖的气氛."乍""转""起""倾"使这些景物鲜活生动,使整首诗充满了雨和夏的味道,从嗅觉,感觉,视觉各个方位来攻占读者的心.第三句的含意是:我不是因风起舞的柳絮,意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我的心就像葵花那样向着太阳,意即对皇帝忠贞不贰。

诗人托物言志,笔法委婉含蓄。

最后一句诗点明了本诗主旨,作者的心犹如葵花向日,任雨打风吹,不动不摇,绝不改变自己的政治理想....

下大雨的诗词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

诗歌鉴赏《雨霖霖》

赏析一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

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

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

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

“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

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

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

“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

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

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

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点染之间 ,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

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

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

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赏析二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

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后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滴粉揉酥左与言”的谑语。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自古...

隐净山中大雨(诗词鉴赏)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