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摇落后)

作者: 唐代   刘长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

夕阳依旧,寒磬满空林。
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

1、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4页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摇落:零落。
凋残。
这里指台已倾废。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野寺:位于偏地的寺庙。
这里指吴公台上寺。

夕阳依旧(lěi),寒磬(qìng)满空林。

依:靠,这里含有“依恋”之意。
旧垒:指吴公台。
垒:军事工事。
按吴公台本为陈将吴明彻重筑的弩台。
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因是秋天,故云“寒磬”。
寒磬:清冷的磬声。
空林:因秋天树叶脱落,更觉林空。

(chóu)(chàng)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南朝事:因吴公台关乎到南朝的宋和陈两代事,故称。
惆怅:失意,用来表达人们心理的情绪。
南朝:宋、齐、梁、陈,据地皆在南方,故名。

1、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4页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此诗作于刘长卿旅居扬州之时。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来到吴公台,写下这首吊古之作。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吊古诗。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第二联一写近景,一写远景,第三联以夕阳衬旧垒,以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诗人登上南朝旧垒吴公台。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远望山峦,皆在云罩雾缭之中。傍晚的太阳沿着旧日的堡垒缓缓下落,寺院中传出的钟磬之声慢慢向空林中扩散。秋风四起,这钟磬之声也似带有一种寒意。南朝故迹尚存,人去台空,只有长江之水,在秋日的夕阳中独自流淌。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此诗将凭吊古迹和写景思乡融为一体。对古今兴废的咏叹苍凉深邃。全诗写“远眺”,而主导情绪则是“悲秋”。通过对深秋景象的描绘,熔铸了诗人对人生、社会、时代的凄凉感受。此诗文笔简淡,意境深远,乃“五言长城”的上乘之作。

【qiū rì dēng wú gōng tái shàng sì yuǎn tiào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gǔ tái yáo luò hòu ,qiū rì wàng xiāng xīn 。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yě sì lái rén shǎo ,yún duān gé shuǐ shēn 。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xī yáng yī jiù lěi ,hán qìng mǎn kōng lín 。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chóu chàng nán cháo shì ,zhǎng jiāng dú zhì jīn 。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作者: 刘长卿

简介诗词名句刘长卿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与杜甫同时,比元结、顾况年长十余岁,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唐前期。他的诗内容较丰富,各体都有佳作,尤长于五言律诗,权德舆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