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诗词(有哪些古诗词是歌颂杨家将的)

杨家将的诗词 有哪些古诗词是歌颂杨家将的

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

清 周人甲

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

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

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

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

清 郎若伊

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

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

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

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

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

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

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

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

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

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

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

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

―――《杨氏族谱》卷七

杨氏族谱诗

清 孔广居

六季膏粱未有涯,乌衣巷口夕阳斜。

若从忠孝论门阀,个是并州第一家。

代以威名夸冀北,人将族望数关西。

间关自有归根地,一涧潺湲认鹿蹄。

族常奕奕勋名谱,都邑纷纷世系论。

太息千年分派大,四十余代见诸孙。

几见艰难百战余,又将儒术耀门闾。

卷中人物纷如许,胜向琅环读异书。

―――《杨氏族谱》卷七

题挂月峰杨公塔墓

清 广荫

挂月峰前画本开,幽异草满中台。

天留宝塔藏忠骨,地藉灵岩护将才。

宋室山陵皆破碎,杨公邱陇尚崔巍。

虽然苦死陈家谷,累世名臣相继哉。

―――《杨氏族谱》卷七

题鹿蹄涧杨公业祠堂

清 广荫

仙鹿留踪去未回,巍峨祠宇建山隈。

令公自是能全节,炎宋何曾解爱才。

遗甲至今留战血,荒碑何代长莓苔。

楹联题额纷无数,名宦诗人几溯洄。

―――《杨氏族谱》卷七

求一首关于杨家将的古诗

杨家将颂

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

沙场风云多变幻,忠魂已逝何渺茫。

令公不屈触碑,化为青山铸脊梁。

儿孙踊跃战场,前仆后继月光。

为保社稷替君亡,坠落马鞍尘飞扬。

看破红尘遁空门,五郎一生伴佛旁。

四郎八郎落番帮,隐姓埋名难还乡。

可恨臣泄私愤,箭穿心陨七郎。

膝下七子皆捐躯,惟留六郎独凄凉。

佘老太君女豪强,葬罢夫儿整戎装。

旌旗招展贯长虹,刀云集耀眼亮。

且教虏休猖狂,扰我黎民犯我疆。

暂已敌寄英烈,待到凯旋万民唱。

杨门辈辈俱忠良,丹心一片永朝!

形容杨家将诗句

苏辙--过杨无敌庙

古北口长城北口,有一座纪念杨老令公的杨无敌庙,苏辙曾留诗《过杨无敌庙》祭之: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

清 周人甲

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

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

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

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

清 郎若伊

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

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

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

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

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

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

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

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

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

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

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

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

―――《杨氏族谱》卷七

杨氏族谱诗

清 孔广居

六季膏粱未有涯,乌衣巷口夕阳斜。

若从忠孝论门阀,个是并州第一家。

代以威名夸冀北,人将族望数关西。

间关自有归根地,一涧潺湲认鹿蹄。

族常奕奕勋名谱,都邑纷纷世系论。

太息千年分派大,四十余代见诸孙。

几见艰难百战余,又将儒术耀门闾。

卷中人物纷如许,胜向琅环读异书。

―――《杨氏族谱》卷七

题挂月峰杨公塔墓

清 广荫

挂月峰前画本开,幽花异草满中台。

天留宝塔藏忠骨,地藉灵岩护将才。

宋室山陵皆破碎,杨公邱陇尚崔巍。

虽然苦死陈家谷,累世名臣相继哉。

―――《杨氏族谱》卷七

题鹿蹄涧杨公业祠堂

清 广荫

仙鹿留踪去未回,巍峨祠宇建山隈。

令公自是能全节,炎宋何曾解爱才。

遗甲至今留战血,荒碑何代长莓苔。

楹联题额纷无数,名宦诗人几溯洄。

―――《杨氏族谱》卷七 回答者: hxx5644565 | 四级 | 2011-3-30 21:35

六州歌头·杨家将

亭燧烟瘴,边塞起杀声。杨家帜,孤军起,奋出征,

陷围旌。血洗金沙地,令公剑,援无应,恨奸佞,绝食毙,

愤难平。后继延昭,万里云骑上,芦叶枪横。布阵羊山下,

吹角灭辽兵。转世天惊,六郎星! 望三关镇,益津路,

淤口渡,瓦桥泾。歇后,阡陌静,放牛童。柳笛声。依

旧河山在,弦书鼓,世人听。沧桑去,常遗恨,是何情?

三代保国血战,雁门外、故道悲鸣。满门皆忠烈,百姓记

浊清。何断遗风?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

清 周人甲

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

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

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

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

清 郎若伊

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

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

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

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

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

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

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

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

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

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

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

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

有没有什么诗词记住杨家将的

排风写给展昭的:

令人敬爱展大人

一番情义几番思

见到落地难开口

送鞋一双表寸心

---

庞妃写给展昭的:

红叶残,秋风瘦

一帘落索宫墙柳

情不再,意难留

一生情结,几度缘由

愁,愁,愁。

--

展昭回庞妃:

水自流,人依旧

金炉香笺(晨曦?心沁?)透

花长开 ,春长在

玉壶冰消,旧梦难在

改,改,改。

--

宗源写给沅箩的退兵书

立书匆忙表心声,寄予贤妻道别情

塞外游子悲疆笛,离群孤雁听猿惊

忍抛妻儿归故里,重临国土热泪瀛

因何贤妻忘旧约,冲冠一怒大兴兵

宋辽战祸血痕在,何堪战火再复明

不为亲情累百姓,切令贤妻速退兵

--

被庞太师他们改了以后的

立书匆忙表心声,寄予贤妻道别情

塞外游子悲疆笛,远离孤雁听猿惊

忍抛妻儿归故里,重临国土热泪瀛

可恨宋皇记旧恨,为夫后悔已晚矣

今生无缘在复明,他年若有会辽人

誓将怨火灭宋城

--

魏青妍答应为萧后去宋国救宗源夫妇时候的

紫气祥云满黑山,凤驾园中万物生

有没有歌颂杨家将的诗??

苏辙--过杨无敌庙

古北口长城北口,有一座纪念杨老令公的杨无敌庙,苏辙曾留诗《过杨无敌庙》祭之: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百度·天波府吧

参考资料:post.baidu.com/f?kw=%CC%EC%B2%A8%B8%AE

宋朝皇帝真的像小说杨家将中描写的那么昏庸吗?

评宋朝皇帝

宋朝320年的历史经历过18个皇帝,其中真正被世人所认同的可能只有太祖皇帝一人,其实不然,除去南宋三末帝年纪太小无法评价外,另外的15个皇帝都各有千秋,宋朝之所以能立足320之久与他们的耕耘分不开的。

先从太祖说,太祖皇帝,名匡胤,各种史书总把他"神话",不可否认的是太祖功绩非凡,不仅结束了唐以来的割据局面,为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人自己也习惯把本朝太祖皇帝作为一面镜子来对比当时在位的皇帝,而宋朝的皇帝也以太祖为榜样,希望能做出如太祖皇帝般的丰功伟业,元人是比较敌视宋统治的,对宋史的

编修工作也有众多苛刻之处,但是提到太祖的时候还是不禁感叹其神武.明一直是比较推崇宋朝,对太祖的评价也是全部认同,"宋太祖帝神武聪慧,乃汉人一大幸事,如非太祖继周,中原战乱无修之日。"无论从元人修编的<宋史>,还是明人编著的<记事本末>,以至于现代的一些书中都把太祖写得无所不能,太完美了,相信大家对此的感觉应该不比鄙人差,太祖皇帝英武的地方书里写得太多了,在这就不多费口舌了,来说说他其他的地方吧,呵呵。首先大家会想到的可能是太祖制定的一些政治和军事上的

措施最终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其实不然,政策是要随时改变的,在当时来看,太祖制订的一些措施是十分有利于稳定刚刚建立不久的宋朝的,也很有实用效果,只是太宗后的皇帝太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继承太祖时指定的“家法",就算是南宋初国家面临着严重的亡国威胁还是紧抓不放,难道这是太祖的错吗?各种书籍上没谈到

宋的军事虚弱方面就会提级到这里,习惯性的把黑锅扣在太祖皇帝头上,呵呵,客观来说,太不公平了,中国的史书评价一个人总是习惯性的走两个极端,好与坏分得很清.被认定为"好人”的人就尽量回避其的污点,而被认定为"坏人“的人就倒霉至极,他所有功绩基本都会被磨灭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在宋朝范围内)就是太祖皇帝,岳飞(好人一方,呵呵),坏人一方就是高宗皇帝,秦烩.这里先说太祖吧,剩下的以后再聊,太祖皇帝其实不是一个如史书上说得那么完美的皇帝,他完全可以再做的更出色一些,如在对国家统一方面,给后代留下了无数隐患,南方的交址,西方的吐蕃,西北的党项,这完全是他在位期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是他的宽容放纵政策使这些少数民族十分轻视中原王朝,完全没有汉唐以来那种中原王朝的尊严,尤其是党项和交址,给以后宋的国防上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至于辽那更是太祖可望而不可及的了,太祖把它视为最强大,最有战略威胁的对手,但始终不敢动手的一个对手,在与北汉的三次战争中深深体会到了辽的潜在威胁,这与他后来力主迁都长安有很大关系,在太祖后期基本上把收复燕云的期望放在继任者身上了.

另外对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也是险些造成宋的内乱,虽然他偏向于传位于光义,但其内心是极不情愿的,毕竟自己的2个儿子都年过20了,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不会大公无私的,在其内心深处是极其矛盾的,导致到最后也没有真正的解决好这一问题,自己也死于

疑案中,宋史对此记载甚少,也可以说是基本略过了.

太宗皇帝为太祖皇帝亲弟弟,太祖在位期间官至开封府尹,爵位至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即皇帝位前为太祖登基费劲心机,与赵普齐心合力一起辅佐太祖,对宋初的稳定做出积极贡献,"斧声烛影"得到皇位后,励精图治,积极选拔人才,使其在位期间达到了宋朝的极盛时期,为后来宋朝的长期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突出的贡献.

但是太宗时期的政治军事上的失误更是不可回避的,<宋.记事本末>中委婉的指出了宋朝真正形成"积贫积弱"之势开始于太宗末年,太祖皇帝留给太宗的江山是蒸蒸日上,国力逐渐上升阶段的,经历过太宗统治的22年后,传给真宗时国家就显得有些苍白,不是那么有朝气了,太宗在此有着不可回避的责任。

首先,对外战争.收复苏杭地区,攻灭北汉,完成统一,但既而对辽和党项的战争都是以失败或者无功而反告终.两次大规模的灭辽战争的失利对宋朝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使宋朝内部产生厌战和恐辽情绪,可以说两次北伐的失利根本上断绝了宋朝统治者灭辽从而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皇朝想法,宋朝军事和政治上特别是心里上对辽的优势从此丧失,宋人都是谈辽色变,避免谈及战争问题,太宗本人更是在高粱河之战中臀部被射中两箭,以后岁岁必发,以至于最后丧命于此,这对太宗个人和宋朝都是耻辱.对党项的政策失误也为后来西夏的兴起提供了优越条件,太宗没有坚决的追击李继迁,为后代带来了无穷的后患,这都是太宗皇帝的重大失误,宋朝之衰始于太宗,以前的以宋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被打乱,北方的女真,高丽等民族,番国陆续投向契丹,使历代以中原王朝为中心被宋,辽两个超级大国争霸所代替,宋依开始与辽对称南北朝,也就是承认了辽的大国地位,使宋越发在与辽的对抗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另外影响较大的事件就算是王小波,李顺的起义了。这次起义的意义是十分不寻常的,起义军首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同时又是在宋建国的初级阶段,也是在宋比较稳定强盛的一个阶段,发生了这样大规模的起义不能不说明些问题,这在宋太宗还在沾沾自喜自己的成绩的时候为宋统治者敲了一击警钟,阶级矛盾继续恶化,动摇了宋对两川的统治.

综观太宗22年的统治来讲是功大于过的,太宗时期正式确立了文人的统治地位,以文官代武官统治地方已成规,使宋的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武官地位低下,军事制度落后,无人关心武学,使北宋一代无一良将.太宗收苏杭,灭北汉,定泉州,完成统一,这点是不可磨灭的,也是宋朝在军事上达到的最高点,也是宋王朝达到极盛的时期,当时周边各部,各国无不向往宋朝,纷纷与宋廷建立朝贡关系,但是北伐失败后形势急转直下,为宋后来军

事上的疲软还有朝廷内外对辽的恐惧心里,认为辽是不可攻取的,只有尽最大努力节制契丹,防御为主了。

总之,太宗皇帝不愧为一代雄主,为推动宋朝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统一的完成是其最大功绩,就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宋真宗,名赵恒,太宗皇帝次子,宋代第三位皇帝。

作为宋朝第一位皇太子,赵恒无疑是幸运的,宋朝经历了太祖,太宗两朝的经营,已经稳定了宋朝的统治,经济也朝着向上的趋势发展,国内无事,人口,耕地,财政积累都在不段增加。不过太宗留给真宗的又是一个危局,在祖国的北部依然屹立着强大的辽国,西北有强悍的党项族扰边,东南的交趾时服时叛,国内阶级矛盾不段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都导致了宋朝的危局,宋真宗赵恒就是在此决定宋朝命运的时刻继承大统的。

“澶渊之盟”在真宗时期算是个大事件了。

宋人把真宗对辽的战争看作是胜利,把“澶渊之盟”看作是外交上的胜利,其中不免有些阿Q精神,但是仔细分析也不无道理,金人、元人评价“澶渊之盟”也都较偏向于宋朝,毕竟在宋军先败后胜,而且有可能全歼辽兵的情况下做出的一个让步,当然当时的真宗也已经是惊弓之鸟了,对胜负没有把握,但是从个方面因素分析,宋军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性要远远超过辽军,辽倾国南下,集中了全国精兵近30万,孤军深入,志在直捣东京,重演当初辽太宗灭晋的历史,当时河北、河东都在宋军手中,辽以无路可退,只有向前,但在宋军的强烈阻击下不能继续南进,使其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不过当时的真宗既无必胜的信心也无继续战争的心思,这与太祖、太宗相比相差甚远,和是其最大的动力,况且用当时不到宋朝0。5%的年岁入来换取和平,对宋朝来说无痛无痒,而且最让真宗欣慰的是有汉高祖刘邦贿赂匈奴的先例,自己也不算太丢面子,此时的真宗对辽兵也是惧怕不已,灭辽对他来说永远是个梦了。

真宗自从即位后就一直想做个被后人称颂的太平天子,但是在武功方面他确实无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为了寻找平衡,在灭辽无望的情况下,屡次搞大型的封禅行动,以次来证明国力的强盛,这是真宗另一大失误的地方,太虚荣使其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误区。

对党项的纵容也是其外交上的失误,真宗任其发展,不加任何节制,对党项一再退让,使其逐渐强大起来,为后代留下了无穷后患,事实证明后来的西夏对宋的威胁和对宋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辽,使宋在西北无立足之地,产马之地尽失,造成了两面受敌的境界。

不过真宗在治理内政上却有一番政绩,从根本上确立了文人统治的地位,使宋朝的文化得到的超速发展,各种诗人层出不穷,使周边国家对宋朝文化向往不已,辽无论从经济和文化都无法与宋相提并论,真宗非常勤政,对奏章的阅览常常至深夜,经常在半夜熟睡中想起批阅不对的地方就马上起身再做修改,在真宗的努力下,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具体细节此处就不做详细介绍,一般的关于宋的书籍都应该有所说明。

综观真宗皇帝的一生,作为皇帝他不算出色,但绝非平凡,他曾想有所为,但是受个人能力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其一直压抑在内心的火无法尽情燃烧,在对外战争没有取得任何成绩,所以把精力主要投入在治理内政上了,宋朝自太宗朝以来防内松外的策略得以延续,文人的绝对统治地位得以加固,武将在朝廷里已无任何发言权,不仅位低于宰相,甚至在边界交战地区,决策权通常都在文官手中,武将只是执行任务的工具了。

虽然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受挫,但是宋朝经济,文化在真宗朝继续高速发展。

纵观整个宋朝的历史,可以发现,两宋十五个皇帝(不包括南宋最后5年中的三个未成年的小皇帝),没有太出色的。虽然人们常将“唐宗宋祖”并列,但实际上宋太祖赵匡胤比起唐太宗李世民来,不知要逊色多少倍。否则,即便有一两个颇有作为的皇帝,整个宋朝也不至于被辽、金甚至西夏欺负。这十五个皇帝中,昏君倒是出了不少,宋徽宗则是最有名的一个。要说宋徽宗,也算有些本事,不过他的本事全在诗词书画方面,如果他不是皇帝,大概会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文人之一。但历史把他推到了皇帝的位置,这不仅对他,而且对全国老百姓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公元1100年,他的兄长,当时的皇帝宋哲宗,年仅23岁就一命呜呼了,没有儿子。关于皇位继承人,朝中就有不同的看法,当时的宰相章敦认为他“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他的母亲向太后则坚决要求将皇位传与他。最终宰相不敌太后,他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一国之君。可这位宋徽宗,不但没有治国之才,而且终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并且笼络了蔡京,童贯,高俅之类的贪婪小人,还不时去妓院逛上一番。一国之君到了这个地步,亡国应当不会太远了。果不出所料,徽宗即位27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127年,金兵的铁蹄踏破了开封,他和他的长子宋钦宗被俘虏到金朝,最终客死在那里。至于南宋,第一个皇帝宋高宗就是一个大大的昏君,此后昏君也不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宋朝的皇帝中没有一个是暴君,宋朝统治的仁慈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整个宋朝,特别是北宋,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除非“确系谋反”,一般不杀大臣的。就是朝中官员犯了再大的错误,诸如公开顶撞皇帝等等,也最多是贬到“远恶军州”,照样当官,照拿俸禄。即使确系谋反,一般也是在狱中赐死而已。这同其它朝代,特别是后来的明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宋朝的官员,不论京官还是外观,待遇都非常优厚。虽然没有调查过,但我估计宋朝官员的平均寿命在历朝历代应当是最长的,呵呵。

纵观整个宋朝,有些现象是其它朝代不多见的。第一没有妇女和宦官干预政权,这与唐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是没有皇位斗争,宗室相残;第三是没有藩镇割据,没有地方将领拥兵自重;第四是没有诸如五代十国时期的禁军作乱。就以上几点看来,宋朝似乎是一个颇为不错的朝代。但事实并非如此。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都要面临两方面的矛盾,一是外患,二是内忧;并且大多数朝代,特别是统一的朝代,都是内忧远重于外患。宋朝则是一个例外,整个宋朝都是外患重于内忧。外患来自辽、金和西夏对北部边境的侵略。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的惊人,这些战争一直是胜少败多,甚至屡战屡败;不得已,只好同辽、金和西夏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整个宋朝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并不是说明农民生活得都很好,而是因为这些阶级矛盾,这些“内忧”被外患这一主要矛盾掩盖了。宋朝多昏君,昏君以外的皇帝,也大多没有太大的作为。这些皇帝之所以“昏”,之所以没有作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看到外患这一主要矛盾,而仍然把“内忧”作为重中之重。看来后来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他的“创新”,而是有着老祖宗的。

以前看一些历史书,很多史学家指出宋朝致命的弱点是“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细细想来,还是很有道理的。宋朝建立后,赵匡胤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不使宋朝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他和他的幕僚们思考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温和地削夺各地将领特别是节度使的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尽人皆知;并将大量军队集中到京城,即所谓“守内虚外”。然后又实行“三司”领兵,枢密院调兵的制度,两者之间互相牵制。并且实行“兵无常将,帅无常师”,各地将领之间调动频繁,甚至士兵不知自己的将领姓甚名谁。以上的措施还是有一点好处的,就是避免了节度使拥兵自重,保证了皇权和政权的稳固,避免了短命王朝的命运。但其代价则是异常沉重的,一旦打起仗来,政府常将一些文臣调到前线,指挥军队;这些文臣大多没有指挥才能加之军队操练不勤,老弱残兵多,战争后果可想而知。

直到南宋建立初期,这些状况才有了一些改变,不知是不是被金兵的铁蹄逼的。在对金的斗争中,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将领,民族英雄岳飞则是其代表。岳飞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取得了抗金斗争的一个个胜利。可偏偏“南宋无良相”,当时的宰相是大奸臣秦桧,他不想着如何抗金,而是千方百计想着削夺岳飞的兵权,又怂恿宋高宗下了这个旨意;当其阴谋得逞后,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这大概是古代史上最有名的冤案之一了。后来从一本书上看到,据可靠的考证,秦桧曾在南宋初期被俘虏到金朝,在那里向金朝统治者投降,然后金朝又令其到宋朝专门搞破坏。看来秦桧不仅是奸臣,而且是汉奸,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由此也足可看到宋高宗的昏庸无能。

不久之后,秦桧病死。当时金朝是金海陵王在位,此人是一暴君加昏君,把金朝弄得乌烟瘴气。公元1161年,宋金又打了一仗,此战双方各有输赢,金军略处上风;但不久金朝内部发生了内乱,贵族完颜雍自立为皇帝,也就是金世宗。而那位金海陵王,正带着军队同南宋打仗,妄图灭亡南宋;但此人对其下属过于残暴,导致士兵哗变,最终此人被杀,而金兵不久也退到了北方。两年之后的1163年,宋高宗因为太过软弱,引起大臣们的不满,不得不将皇位传于他的养子,就是宋孝宗。宋孝宗在南宋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他当政的近30年中,宋金没有发生战争,南宋的经济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杨家将的诗词(有哪些古诗词是歌颂杨家将的)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lljyj.com/ainfo/13466.html